银华中小盘精选、银华内需、银华锐进最近3年的收益率在同类中排名靠前;银华核心价值、银华领先策略最近7年的收益率均超过200%。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汤巾 认为“管得好”比“管得大”更重要的银华基金 ...
银华中小盘精选、银华内需、银华锐进最近3年的收益率在同类中排名靠前;银华核心价值、银华领先策略最近7年的收益率均超过200%。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汤巾
认为“管得好”比“管得大”更重要的银华基金,始终致力于为投资者贡献长期稳定的业绩回报。
在百余人的豪华投研团队支持下,银华基金对市场变化嗅觉敏锐,擅长把握主题机会和挖掘成长股。标点财经研究院携手《投资时报》联袂重磅推出的《中国基金业马拉松大师榜·2016》,再次印证了银华基金权益类产品的中长跑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银华中小盘精选、银华内需、银华锐进最近3年的收益率在同类中排名靠前;银华核心价值、银华领先策略最近7年的收益率均超过200%,排名同类前1/3。
坚持“长跑”,是银华基金身上的鲜明特质。该公司总经理王立新曾表示,“我们要做价值投资理念的坚定追随者,不盲目追求短期收益,注重控制投资风险。”
为了贯彻上述投资理念,银华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亦强调投资行为长期化和业绩的平稳性。
银华中小盘分享新经济收益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银华基金投研团队注重对行业和上市公司的调研,翻开每块石头去追寻伟大公司的足迹。
基于这样的逻辑,银华中小盘展现出良好的长跑基因。在《偏股混合型基金3年大师榜》中,该基金以最近3年221.56%的收益率在403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8。
Wind资讯显示,该基金自成立以来(截至2016年6月14日),累计收益率为183.68%,年化回报率达30%。
在银华基金看来,中国的经济转型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符合转型方向的新经济值得看好。
银华中小盘正是专注于新兴行业成长股的投资。该基金成立于2012年6月20日,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其中投资于中小盘股票的资产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力求通过投资于具有竞争优势和较高成长性的中小盘股票,在有效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为投资者获取较高盈利回报。
该基金按照下有安全边际、上有预期差的标准选择行业周期向上、业绩持续高增长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股价收益。
具体到行业,其看好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文娱体教和高端制造业等行业。随着环保压力的日渐加重,能源结构的改变迫在眉睫,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进入了长期的上升通道;与此同时,由于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老百姓(47.350, 0.60, 1.28%)对于健康的愈加重视,生物医药的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伴随“90后”、“00后”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电影、游戏、教育、旅游、体育等符合他们消费习惯的文娱体教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此外,随着中国工程师红利进一步释放,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强。
银华中小盘目前的基金经理王华,于2000年10月进入银华基金公司,现任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A股基金投资总监,除了银华中小盘,还管理着银华回报、银华逆向投资灵活配置基金。一位基金经理在同一家公司待了16年,从研究员成长为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再到投资总监,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王华经历过完整的市场牛熊转换,在企业价值研究和个股选择方面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基金经理不能有“押”和“搏”的心态,宁可错过短期的收益机会,也不要去挑战过高的风险。
2015年7月,另一位基金经理李晓星开始和王华一同管理银华中小盘。李晓星曾任职于ABB有限公司,历任运营发展部运营顾问、集团审计部高级审计师等职务。2011年2月加盟银华基金公司,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职务。
银华内需紧扣政策主线
银华内需的投资思路旗帜鲜明,重点投资内需增长背景下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向内需主导、节能降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内需驱动的行业和公司是市场投资重点。银华内需符合经济发展方向,因此自诞生起,收益前景就备受期待。
自2009年7月1日成立以来,银华内需紧扣政策主线顺势而动,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着平稳的节奏。在《偏股混合型基金3年大师榜》中,该基金以181.39%的收益率在403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41。
2015年,银华内需没有被大起大落的市场行情击倒,获得86.95%的丰厚回报。
优异的战绩得益于基金经理秉承了多年以来形成的组合均衡配置、前瞻性地进行风险管理的特点和习惯,在市场趋向于极端发展的时刻冷静应对,客观理性地调整了组合结构。
具体来看,该基金在一季度注意到管理层吹风转型的决心和魄力,保持了计算机服务板块的高比例配置,同时也积极吸纳了向互联网转型的部分公司,组合构建以结构转型和国企改革为主要布局方向。
二季度,其延续了一季度以计算机服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主的配置思路,同时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在对部分中小市值股票获利了结的同时,布局了银行、白酒和航空板块,在6月份及时卖出实现了收益。组合在股灾期间部分规避了系统性风险,并有效改善了组合的流动性,彼时大比例持有的工行和建行在当时都取得了10%以上的正收益。
从9月份开始银华基金认为再度布局的机会来临,配置上以软件、互联网服务、医疗服务和新能源为主,在市场上涨过程中逐渐实现获利,降低了股票配置比例,同时组合调整开始转向品牌消费类公司和部分传统周期行业。
综合来看,基金经理发挥了擅长择时和左侧交易的优势,对市场大拐点的把握比较到位,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取得了成功,这也是2015年银华内需业绩优秀的主要原因。
其基金经理邹积建,1999年至2010年先后在中信证券(16.060, 0.22, 1.39%)、富国基金、民生证券、益民基金、华夏基金从事研究、投资等相关工作。2010年6月加盟银华基金公司,2011年11月30日开始管理银华内需。
在他看来,“改革举措仍在路上,我们不应该丧失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信心,全社会资金成本的下降也没有发生逆转,组合调整继续向前景光明、增长确定的公司集中,同时我们对于供给侧改革寄予比较大的希望,在传统行业里面寻找新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