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事件依然频繁,信用风险不容忽视 5月以来,债券市场上信用事件曝出的步伐较预期有所放缓,然而新增违约事件达到7次,持续暴露的信用风险仍不容忽视。公募市场上,内蒙古奈伦集团进入偿债高峰期未能产生足 ...
违约事件依然频繁,信用风险不容忽视
5月以来,债券市场上信用事件曝出的步伐较预期有所放缓,然而新增违约事件达到7次,持续暴露的信用风险仍不容忽视。公募市场上,内蒙古奈伦集团进入偿债高峰期未能产生足够现金,成为国内第一只违约的交易所企业债。“11威利MTN1”和“15春和CP001”分别于5月12日和16日到期但未能按期兑付,均已构成了实质违约。“13雨润MTN1”虽在到期日未能兑付构成违约,但时隔四日便完成了筹资还款。“15川煤炭CP001”在到期前一周已发出兑付公告,在到期日却依然未能足额兑付本息,构成违约;作为四川省最大的煤炭国有企业,川煤集团此举可能对本已下行压力颇大的煤炭行业带来雪上加霜的影响。私募市场上,“14东特钢PPN001”在 6月6日发生违约;至此,东特钢的违约债券已达5只,考虑到东特钢还有3只年内到期的存续债券,债务的密集到期势必将加大发行人的后续偿债压力以及相关违约风险。
信用风险从传统过剩行业向一般行业蔓延,级别下调数量明显增加
2016年5月债券市场发生主体级别调整53次,其中级别上调32次、下调21次,展望调整为负面9次,另外债券级别下调24次,级别下调数据均明显高于往期。涉及主体级别下调的发行人共18家,其中2家出现实质违约或已发布兑付风险公告。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及央企的级别下调数量有增无减,较4月继续增加5家;从行业分布看,级别下调主体延续了由煤炭、钢铁等过剩产能的上游企业主导,但在5月已出现了向电子产品制造、房地产、城投及食品饮料等中游行业企业扩散,体现出信用风险在继续深化的同时,也在向其他行业范围持续暴露。
企业债信用利差普遍大幅收窄,等级间利差基本持平
5月,除1年期AAA等级企业债信用利差较4月小幅扩张不超过5bp,更长期限各等级企业债信用利差均大幅收窄,幅度从10bp到40bp不等。各等级间利差变化与4月基本一致。
信用债净融资额锐减至负值,各等级短券发行利率均涨跌互现
债市信用事件对一级市场的影响在5月份充分显现,市场信心低迷叠加避险情绪的上升, 5月净融资额为负458.47亿元,较4月锐减约2560亿元。从券种上看,除公司债以外,各主要券种发行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年期各等级短融发行利率较4月涨跌互现。
二级市场成交量整体小幅回升,企业债收益率普遍下行
5月现券交投活跃度小幅回升,成交额为104,566.31亿元。从券种上看,政策性金融债的成交量较前一月增加了7141.41亿元,为5月成交量最高券种,其余各券种成交量整体变动不大。债券到期收益率较前一月继续普遍下行。
制造业需求依然疲弱,资金面稳中趋松
5月份官方PMI为50.1%,与4月持平;财新PMI为49.2%,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标来看,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下降表明需求仍然偏弱,生产及用工量较上月有所回升,市场供大于求;而生产活动预期指数大幅下滑,体现出经营者对市场信心依旧比较保守。总体来看,制造业虽然整体运行平稳,但在震荡中企稳的过程仍需一段时间。在央行稳健适度的货币政策下,5月资金面在月初略显宽松,至月底则整体保持稳中趋松的运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