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惩戒也应把握好保护隐私的“度”

来源:无锡日报 2016-06-12 09:54:56

  当前社会各界对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视,用信用记录来制约不良行为越来越成为政策选项——去年国家旅游局发布《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央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 ...

  当前社会各界对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视,用信用记录来制约不良行为越来越成为政策选项——去年国家旅游局发布《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央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今年4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首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批旅客是自今年2月1日《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的第一批上榜者;今年初,最高人民法院等44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提出55项惩戒措施,更大范围惩戒失信被执行人。

  当前,信用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扩大,更多的行为影响着信用记录,而信用记录受损又会影响当事人更多的活动。前些年,人们关注的只是央行征信系统,记录的是还款情况,影响的也只是今后的贷款。而现在,文明旅游、孝顺老人以及按时纳税、执行判决等情况都可能影响信用记录,若信用记录受损,也不只是影响贷款,还会坐不了飞机、乘不了高铁、住不了高级酒店。如今,“信用”的含金量越来越高,这对社会诚信建设是好事,不过,越是如此,人们就越是关注,谁有权记录他人的信用以及决定相应的惩戒。因此,信用惩戒坚持法治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坚持法治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信用惩戒与隐私保护相统一。当前有一种倾向,就是想把所有负面的、不好的行为都纳入信用记录,然而,这未必是信用记录制度的本意。现在,旅游业、民航业都在记录“不文明游客(旅客)”,那么是不是今后任何一个行业(比如餐饮、酒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列一个顾客的“黑名单”,并在网上公布?这就有点“细思极恐”了。要知道,公民最严重的负面行为应是违法犯罪,而违法犯罪记录除公安机关掌握外,目前并未列入征信系统。犯罪记录除影响公务员招考等之外,也没有被泛化地使用在其他场合。因此,在信用惩戒的同时,也要把握好保护隐私的“度”。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公考作弊永不录用彰显诚信价值


济南日报(济南) 2016-09-30 09:00:05

诚信体系建设:惩治失信行为弘扬社会正气


人民法院报 2016-03-16 20:00:39

诚信社会就该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网络 2014-01-18 20:36:3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