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新兴市场一直因大宗商品价格挫跌、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汇率剧烈震荡而备受打击,其财政状况也因此而一塌糊涂。 评级机构于是把很多国家和公司的信用评级一降再降,像巴西和俄罗斯这些曾经牛气冲天的发 ...
最近几年,新兴市场一直因大宗商品价格挫跌、经济增长放缓以及汇率剧烈震荡而备受打击,其财政状况也因此而一塌糊涂。
评级机构于是把很多国家和公司的信用评级一降再降,像巴西和俄罗斯这些曾经牛气冲天的发展中国家,现在也被降至投资级以下,也就是降到了垃圾级。
很多投资者对评级变动十分敏感,他们纷纷逃离对发展中国家有曝险的资产、解除在2002-2012年间建立的一些大手笔交易。
周五南非就面临评级考验,S&P Global在评估是否将其调降至“垃圾级”。南非是非洲大陆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也是全球交易最热络的新兴市场之一。
如果一个国家的评级被两家评级机构确定为垃圾级,该国债券就会被好几个债券指数剔除出去,投资者就只好卖出。今年面临降级的大国还有土耳其和波兰,土耳其2013年刚刚获得的投资级地位或将不保。
不过,投资者也认为,信用评级恶化的局面可能趋于缓和。
“在很多地方我们仍看到评级遭到调降的事件发生,但事态发展速度放缓,”NN Investment Partners的新兴市场债券部门主管Marcelo Assalin说道。
“大宗商品价格正在企稳,并且实际上终将开始上涨,我们已经看到成长恶化的幅度减慢,我们看到货币升值。”
“这就是我为什么认为我们将不会再看到类似大幅度的评级调降发生。”他补充道。
但Assalin亦指出,评等机构的行为通常会较信贷发展情况有所滞后,因此数量上极其多的评级调降都发生在2016年初。
根据工银标准银行的数据,在今年第一季,由穆迪、惠誉和标准普尔这三大评等机构针对新兴主权债发起的负面评级调整行动--评级调降或是展望下调为负面,总计有62起。
但该行指出,在第二季度截至5月底的这两个月中,只有13起负面评级行动,其中的12起发生在非洲。
数据还显示,在2016年第一季,针对新兴市场公司债的降级行动要比上调行为超出123起,而到了第二季迄今,调降超过调升的数值已经缩小到约40起。
工银标准银行新兴市场策略部主管David Spegel在近期报告中称,2016年全年虽预期还是负面评级调整占多数,但到2017年中将是正面调整占主导。
2017年会有转机?
关键是经济增长。
瑞银研究预估,19个最大新兴经济体较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高出了1.6%。在2009年则是高出7.5%。
不过有迹象显示经济正触底反弹,因大宗商品已止住2014年中开始的崩跌势头趋于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期俄罗斯将摆脱经济衰退,巴西政府亦预测未来数季经济将摆脱严重衰退开始回升。
Spegel承认,新兴市场信贷评级趋势愈发同增长密切相关。他补充道:
“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改善将预示着新兴经济体信贷恶化的结束。”
Spegel指,今年阿根廷和俄罗斯评级获上调的企业家数超过遭调降的企业数量。
自从阿根廷经过债务重组,重新恢复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债务后,最近惠誉已将其主权评级由“有限度违约”(restricted default)调升至B级,其他评级机构也相继上调该国评级。
惠誉也将匈牙利评级调升为投资等级,这是2012年来首见。惠誉还可能在下次评估中上调印尼评级,印尼总统已将S&P Global调升该国评级至投资等级列为优先项目。
企业评级
至于企业方面,鉴于企业评级通常会落后于基本的主权评级,因此评级机构对前景的看法较为谨慎。由于美国升息,债务水平较高的企业因而面临较高的再融资成本。
S&P Global固定收益研究主管Diane Vazza表示,在新兴欧洲、中东与非洲,有四成企业展望为负面,或“信用展望负向”。
Vazza指出,因地缘政治风险与大宗商品价格之故,这“远高于该区域12%的长期均值,这表示中短期料将进一步调降评级,”
惠誉数据显示,2016年前四个月,新兴非金融企业评级遭调降的数量同比增长了三分之一。
然而,工银标准银行的Spegel称近期的数据“令人鼓舞” 。
“我们之前对净评级周期缓步下滑的担忧,目前已经有所缓和,因为更多近期的迹象显示,各个评级机构已加速作业,力图追上基本面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