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银行“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6月1日正式上线”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及一些社交平台上到处“飘”,让许多“剁手党”感到不安。 这一被快速转载的消息大致内容是:“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将于 ...
近日,一条关于银行“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6月1日正式上线”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及一些社交平台上到处“飘”,让许多“剁手党”感到不安。
这一被快速转载的消息大致内容是:“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上线。逾期一天,哪怕一分钱,都要被人行征信列入黑名单。贷款信息隔日即上征信,银行原有3天宽限期也将统一取消。对于不了解信用记录重要性的亲们,特别提醒:征信信用不良人员,车贷房贷出国签证,飞机高铁五星级酒店,高消费将与你绝缘。” 征信记录不是小事,涉及到千家万户,消息到底是真是假?记者第一时间到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求证。
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表示,日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正式辟谣,这是一条假消息!请市民不要惊慌。据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是个人征信系统的一种信贷信息采集方式,该项目已于2011年4月15日正式上线。个人征信系统现已具备支持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发生变化之日起次日(T+1日)报送数据的能力。据统计,目前征信系统中约82%的个人征信数据已经实现次日更新。也就是说,大部分放贷机构在个人信贷数据发生变化的次日就会报送到征信系统。征信系统对放贷机构报送数据进行客观匹配整合后,更新到个人信用报告中,不做任何评价。与此同时,征信系统对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如果市民有了逾期记录,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还清欠款,不良记录将在还清欠款之日起保存5年,5年后该不良记录将被删除。该负责人解释说,传言中关于有“征信信用不良人员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入住五星级酒店”的说法也是不属实的。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限制高消费,如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是最高人民法院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的联合惩戒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有明确的界定,与拥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员不同。
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善意提醒珠海市民,要谨慎使用金融机构的宽限期,避免产生不良记录。据了解,金融机构对于信用卡还款一般有1至3天的宽限期。一般信用卡持卡人在每月还款日之后的宽限期内还款,信用记录可不被金融机构报送至征信系统。但各发卡机构对宽限期的政策不同,部分发卡机构宽限期内还款也会记为逾期。请详询相关机构,准确了解并谨慎使用宽限期,避免产生不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