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我国债市违约或进一步上升 信用风险需主动管理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6-05-18 22:19:48

  5月18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第一创业证券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企业债券违约:现状?前景与应对”主题研讨会?参会的专家和市场人士表示,债务紧缩或成为中国降杠杆的最重要途径,债务违约可能进一步上升 ...

  5月18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第一创业证券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企业债券违约:现状?前景与应对”主题研讨会?参会的专家和市场人士表示,债务紧缩或成为中国降杠杆的最重要途径,债务违约可能进一步上升,或将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常态之一?然而,债务违约本身就是信用表现的一个方面,打破刚性兑付有利于债市的价格信号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开创了我国债市发展的新阶段?
一?我国债市违约风险上升,企业偿债能力较脆弱
  研讨会上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底,我国境内提示债券违约风险的发债主体已接近40家,涉及债券超过50只,金额约为600亿元?其中,仅今年前4个月就发生14起债务违约,涉及27只债券,其中19只公募债?8只私募债?4月份以来,已出现东北特钢?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国裕物流等企业违约?地方国企?央企 “信仰”破灭,也打破了对(超)短融?城投债低违约率的“迷信”?
  从违约风险发酵过程看,违约主要从新能源行业开始,逐步扩展至设备制造?钢铁?有色?采掘等周期性行业,最后扩展到食品饮料等非周期性行业?总体来看,信用债市场违约是从民企到央企?再到地方国企的扩展过程?
  对于我国债券违约的前景,研讨会指出,鉴于宏观经济难以在短期出现反转,大宗商品难以走牛,民间投资相对悲观等,企业债务的宏观环境难以改善?与此同时,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脆弱?目前,我国近一半发债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为负;一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奇高;货币资金与总债务?货币资金与短期债务之比都非常低?债务紧缩将成为中国降杠杆的重要途径,违约可能会因此进一步上升?
二?内外因共同导致违约上升,打破刚性兑付有利价格引导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彭兴韵分析,我国债务违约既有宏观经济持续下行?需求不振方面的原因,也有行业持续低迷的原因,更是企业过度举债的恶果?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之中,信用违约也不断上升,国内信用债违约也是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萎靡的大环境使然?
  标准普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企业已有大约500亿美元的债务违约,违约企业数量创出金融危机高峰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能源行业违约最多,金属?矿产和钢铁行业违约数量位居第二?周期性行业违约成为全球信用债券违约的共同特征?
  彭兴韵指出,债市违约拖累一级市场,提高了风险溢价,债券发行利率也水涨船高,不利于“降成本”?此外,违约导致债券成交量有所萎缩?债券市场的动荡导致社会对信用的定价出现混乱,使得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偏好下降?债券市场流动性下降,价格波动加大进而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不畅?
  第一创业证券董事总经理?资产管理部联席负责人陈尚前认为,债券违约可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对宏观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违约高发最终使所有金融资产的风险溢价上升,冲击传染至其它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外汇市场?
  与此同时,彭兴韵强调,违约并不全是恶魔,违约本身就是信用表现的一个方面?打破刚性兑付和适度的违约,有利于发挥投资者的约束,使债券市场收益率更好地与信用风险?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相匹配,债券收益率/利率可更真实地反应企业筹资的使用效率?因此,适当的违约将促使债券市场的价格信号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违约实际上是信用问题,我们之前是刚性兑付,政府兜底?目前债券违约使信用直接面对市场,这开创了我国债市在金融市场中发展的新阶段,是经济走向成熟?我国走向发达市场的必经阶段?李扬指出,我们需要抓住机会,树立忧患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建立更有效的市场体系,处理债务问题要和企业改革相结合?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017年“诚信点亮中国”全国总结活动在京举办


《中国信用》杂志 2017-12-12 11:31:43

“恶意透支”信用卡要追刑责


网络 2014-06-30 15:07:47

携程用户信用卡 机密信息遭泄露


网络 2014-03-24 20:14:0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