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P2P变脸 长期“失信”改推短期

来源:天津日报 2016-05-17 23:29:55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再加上一些跑路、诈骗事件的不断发生,使不少投资者对一些P2P平台投资信任度大幅降低,尤其是对出借时间较长的高收益产品更是远离。为了重新获得市场认可,一 ...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互联网金融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再加上一些跑路、诈骗事件的不断发生,使不少投资者对一些P2P平台投资信任度大幅降低,尤其是对出借时间较长的高收益产品更是远离。为了重新获得市场认可,一些P2P平台开始变脸,频频推出1个月、3个月的短期出借产品,颇有诱惑性。业内专家提醒:尽管是短期产品,依然存在投资风险,谨防其成为新的陷阱。
  连日来,记者在一些P2P线下服务咨询店看到,一些促销员热衷推荐短期产品,其中一款产品的出借期限只有3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却达到9%,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一倍多。在另外一家线下咨询服务店,记者看到还有一款出借期更短的产品,出借时间只有1个月,最低出借金额只有5万元,跟一些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要求基本相同,可年化收益率却高出了一倍左右,为7.2%。一位促销人员推销说,1—3个月的短期产品特别安全,因为出借时间短,本金和收益都可以得到较好保障,特别适合抗风险能力差的中老年人投资。
  事实果真如此吗?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跟12个月以上的出借期限较长的产品相比,1—3个月的短期P2P出借产品照样有风险。因为大多数出借产品要在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才可以完全发挥资金用途,实现投资收益;而1—3个月的短期出借产品时间太短,往往达不到投资回报。为此,一些不良P2P平台发布的1—3个月的出借产品有可能是虚假信息,实际出借的时间会很长,到期根本得不到本金和收益。还有一些发售短期出借产品的不法P2P平台照样会卷款跑路,投资者的本金收益会全部落空。
  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购买P2P产品,不要单独地看出借产品时间长短,最根本的是要提高警惕,精心选择实力强、市场信誉度好的大型平台,远离投资方向不透明的中小平台,这才是最保险的方法。如果一般投资人不掌握基本的互联网金融投资常识,最后选择其他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据银率网统计,截至2016年4月底,全国P2P问题平台累计已经超过了1800家,问题平台已经占全部平台的比例高达42.7%,鱼目混珠,不可不防。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消费火爆共债问题显现 多头借贷风险难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17-12-01 13:12:31

“睡眠”信用卡 国外网站遭盗刷


网络 2014-07-29 14:08:04

携程用户信用卡 机密信息遭泄露


网络 2014-03-24 20:14:0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