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4月债券融资仅为上月三成 业内指出信用利差扩大是好事

来源:财富动力网 2016-05-17 10:32:53

  权威人士发言之后,4月的经济金融数据又让市场感到一丝凉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信用事件的影响下,债券融资量大大降低,4月债券融资量只有3月份的三成。业内人士表示,信用违约的影响短期不会消除,利率债和 ...

  权威人士发言之后,4月的经济金融数据又让市场感到一丝凉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信用事件的影响下,债券融资量大大降低,4月债券融资量只有3月份的三成。业内人士表示,信用违约的影响短期不会消除,利率债和信用债的分化会长期存在。今年后期来看,或仍是“猴年猴市”。但不同品种债券分化,信用利差走扩对债券市场的发展而言,长期来看是好事。
  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社融数据较一季度大大回落,其中直接融资,即债券融资的萎缩是主要原因。数据显示,4月债券融资总额为2096亿元,较前一个月的6986亿元大大减少,仅为前者的三成。另外,Wind统计也显示,4月信用债发行规模为0.75万亿,较3月1.3万亿回落5500亿。
  4月份债券融资数据骤降的原因显而易见,主要是信用事件频发,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大量信用债发行取消或推迟。但与此同时,高评级信用债和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并没有出现大幅上行。信用利差在走扩。耀之基金董事总经理杜洋表示,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在信用风险事件的驱动下,整个市场的信用利差在扩大,信用债抛盘比较多,因此信用债的成交利率上行较多。另一方面,由于债市风险偏好转移至高评级信用债和利率债,对这部分债券而言,卖盘多的同时,买盘也较多,因此成交利率的上行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另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这种分化无疑将会长期持续下去。有人指出,政府一直呼吁要提高企业融资中直接融资的比例,而债券融资是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现在来看,企业发债显然越来越难了,这与大方向相悖。
  上述债券基金经理认为,对企业而言,确实融资更难了,因为大家的风险偏好下来了。但这是合理的,本来就该如此,市场化定价,风险应该与收益成正比,“很多很烂的企业,贷款都拿不到,也来债券市场融资”
  太和智库研究员,新声代经济学者张超也表示,现在的信用利差太窄了,完全没有充分反映市场风险,这种情况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投资是不合理的。政府呼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初衷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数据上看,狭义货币(M1)的增速已经连续6个月高于广义货币(M2),这说明,企业并不是难融资,能融到钱的企业资金很充足,融不到钱的企业并不是因为融资难的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这也是权威人士近期发声的目的所在。
  杜洋指出,信用风险正从民营低评级债向国有高评级债转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国有企业出现了评级过高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国有企业的信用评级将会得到市场的重新定位。而与此同时,低评级民营企业债将会受到挤压,不过由于2014、2015年低评级债已经受到过市场的重新定位,因此利率上行的空间也有限。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2017年“诚信点亮中国”全国总结活动在京举办


《中国信用》杂志 2017-12-12 11:31:43

进口食品将实行“黑名单”预警


网络 2014-04-16 02:14:5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