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债频频违约 债券基金还能持有么?

来源: 网易财经 2016-05-06 15:55:49

  近期信用债违约事件频发,债券基金也受连累。有基金经理分析到,信用债违约将成为常态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是否还要继续持有债基呢?   一、信用债违约率还将提升但流动性危机可能性不大   据大成基 ...

  近期信用债违约事件频发,债券基金也受连累。有基金经理分析到,信用债违约将成为常态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是否还要继续持有债基呢?

  一、信用债违约率还将提升但流动性危机可能性不大

  据大成基金初步测算,今年二三四季度平均每个季度将有1.2万亿左右的信用债到期,其中3500亿左右为过剩行业。假设实质违约率较2015年翻番,达到0.5~1%,则对应每个季度的违约规模大致在60~120亿。“信用事件或信用债违约可能对信用债投资者的心态有明显影响,从而抬升信用利差。但是对于25万亿元的银行理财来说,信用债违约的体量较小,出现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二、债市调整是难得的机会

  民生证券管清友表示,当前宏观背景下,流动性加速泛滥,形成了资产端收益率迅速走低、负债端成本下降较缓、预期不明朗的形势,导致投资者行为短期化与杠杆化。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在各类资产中的无序轮换,投资时钟的经验失效,取而代之的是资产轮动的新逻辑:流动性洪水将流向所有价值洼地,并迅速将其淹没,筹码要疯抢。

  值得关注的是,债市近期久违的调整正是难得的机会。

  三、基金已加强控制

  对于信用债违约,各基金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基金经理表示,从两个方面来控制,一是控制信用债的配置规模和整体仓位,二是提升组合中信用债资质,通过精选个券来降低风险。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表示,在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重因素刺激之下,延续了两年牛市的债券市场近期迎来调整,预期信用债违约事件将在二季度持续发酵,债市在中短期内仍会面临压力,建议投资者减持或全部赎回债基,以规避债市调整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负债端的流动性仍然“过剩”,使得资产端的“好”资产越来越少,债券作为“优质”资产的价值在不断上升,尤其还经历了今年4月份以来的一波不大不小的调整,更是提升了安全边际。一些行业基本面较差、资质较弱的债券,信用利差会持续拉大,但一些基本面较好的行业及利率债或会成为债券投资避风港。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债:抗跌有理但未必无忧


中国证券报 2017-11-10 14:12:34

保监会发布《暂行办法》 加强信用保证保险监管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7-06-20 15:19:57

信用债市场或面临利率重估


网络 2014-03-10 16:03:2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