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相反相生

来源: 2016-04-25 21:10:00

 上周,A股主要股指普遍下跌,中小盘股指跌幅显著,大盘股指跌幅较小。场内融资余额明显减少,市场赚钱效应较差,投资者情绪转为谨慎。导致A股下跌的原因,市场意见各不一样,有人认为是债市信用风险的拖累,也有人 ...

 上周,A股主要股指普遍下跌,中小盘股指跌幅显著,大盘股指跌幅较小。场内融资余额明显减少,市场赚钱效应较差,投资者情绪转为谨慎。导致A股下跌的原因,市场意见各不一样,有人认为是债市信用风险的拖累,也有人认为是市场反弹之后的正常调整。

  我们认为,近期A股的下跌,可能是投资者预期混乱的结果。首先,目前的投资者预期是存在分歧的,对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以及A股监管态度的预期都存在分歧,比如经济增长是暂时企稳还是新一轮周期复兴已经开始,接下来的货币政策是持续宽松还是走向实质收缩,通货膨胀会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制约,等等。这些分歧同时存在,说明投资者在多个维度进行多空博弈,那么A股短期就难以打开上行的空间。其次,目前的投资者预期混乱,恰恰反映了当前经济或其他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当然,这些投资者对未来确实也没有一致的认识。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任何经济数据既难以超出市场预期,也不会低于市场预期,也就是说,经济数据对A股的直接影响是较低的。

  有人认为经济数据好了,A股就会真的好起来。我们认为当前A股市场的真正需要,不单只是经济数据转好,更是投资者对经济数据的认识需要调整。如果经济数据转好,多数投资者认为它不可持续,那么这些数据也支撑不了A股的上涨。上周在亮眼的经济数据发布之后,A股莫名其妙的下跌,可能就是投资者认知的结果。至于A股什么时候会好?这可能要等到大家预期至少从多维的分歧转换到单维的分歧。而针对这种多维分歧的投资策略,我们建议投资者还是不要预设太远的未来,从已知向前推导一小步就可以。现在已知的事实是经济转好、物价上涨,货币足够宽松,短期看不到更加宽松的余地。从这种事实做推导,短期来看,商品可能是超越股债的最佳选择。

  展望本周股票市场,我们的观点偏谨慎。主要的考虑有两点。第一,中国经济暂时企稳,国际大宗商品近期明显反弹,可能减弱美联储对美国经济下行的风险担忧,而4月利率会议的声明只要稍显鹰派,就会给市场造成一定的波动。第二,上文提到的国内投资者存在多维预期分歧,以及在商品期货调控趋严的条件下,周期品存在回调风险,也可能使A股继续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因此,短期应关注偏防御的行业板块,个股方面则要回避前期涨幅高、估值高的个股。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