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债风险逐渐凸显 债券投资急需信用风险评估

来源:和讯网 2016-03-30 10:54:00

  自2015年以来,信用违约事件的加速爆发让信用债投资的风险逐渐凸显,各类投资理财资金和产品的安全性也因此受到影响。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和理性,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评估与预防变得愈加重要。   3月29日上午, ...

  自2015年以来,信用违约事件的加速爆发让信用债投资的风险逐渐凸显,各类投资理财资金和产品的安全性也因此受到影响。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和理性,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评估与预防变得愈加重要。
  3月29日上午,由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即“平安资管”)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即“中债登”)联合编制的“平安-中债可投资级信用债指数”正式对外发布,该指数反映了风险低、信用高的一类信用债的价格走势,可向各类型机构投资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信用债市场研究指标、投资标的和业绩衡量基准。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实现了强劲增长。截至2015年底,我国的债券市场总规模排名世界第三,债券融资规模占全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升至19.1%。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存量约14万亿元,排名升至世界第二。在经济增速放缓、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信用债成为各类投资理财资金的主要配置品种。
  然而,在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伴随着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进程的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相关个券风险逐渐暴露,以钢铁、煤炭等为代表的强周期行业信用债首当其冲。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的研究报告指出,二三季度是信用评级调整的高峰期,目前公募债违约主体已达12个,但均为民企或央企,地方国企仍金身未破。但近期渤钢、东特钢、桂有色等事件不断对地方政府保刚兑形成挑战。在去产能和清理僵尸企业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兜底意愿下降,财政收入下滑也使得兜底能力弱化,地方国企刚兑或将摇摇欲坠,仍需警惕信用风险。
  平安资管董事长万放表示,中国信用债市场正面临全新的环境和风险挑战,更需要全面公允地评估其中的风险和收益,因此,信用甄别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在当前变得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预计,2016年信用事件将明显多于2015年,特别是上半年为财报以及信评报告披露的集中期,这段时间信用债仍应以防范信用风险为主,钢铁、煤炭等行业信用利差的继续扩大将成为必然,一些金融机构对经济形势和企业资质的判断更为现实,对资产的风险偏好也更为谨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债回暖行情将持续 产业债面临两风险


中国证券报 2017-01-10 11:15:56

企业信息信用系统7月1日上线 失信商家无处躲藏


大河网(郑州)  2014-06-06 22:35:08

乳品行业营造诚信消费环境


国际商报 2013-09-24 15:25:3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