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二季度违约将呈常态化 信用债安全至上

来源: 2016-03-29 14:13:53

当前信用利差主要反映了流动性溢价,其对信用基本面和信用事件冲击的反映程度尚显不足,信用利差与基准利率走势基本一致。相对而言,等级利差更像一般意义上的“信用利差”,且随着信用违约和信用事件的增多,这种趋 ...

    当前信用利差主要反映了流动性溢价,其对信用基本面和信用事件冲击的反映程度尚显不足,信用利差与基准利率走势基本一致。相对而言,等级利差更像一般意义上的“信用利差”,且随着信用违约和信用事件的增多,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以AA和AA-利差来看,其与基准利率负相关性较强,且对信用事件的冲击反映得更为充分。
    今年以来违约频发,中高评级信用债信用利差却降至历史低位,而资质较差的信用债利差未见压缩,评级利差震荡走高至历史中位数以上。二季度低评级债券到期量仍在高位,信用违约将呈常态化,高低等级信用债走势将进一步分化,等级利差有望继续上升。
    2015年底银行理财总规模23.5万亿元,投向信用债5.97万亿元,占比25.42%。其中债项为AAA和AA+等中高等级占比分别为53.49%和26.43%,分别较2014年底上升6.22和1个百分点,而AA及以下占比则下降7.22个百分点,显示理财资金对信用债的风险偏好下降,而随着净值型转型的延续,对于流动性的要求也将上升。
    信用利差已被压缩至历史低位,由于配置压力仍大,信用利差扩大的可能性不大,但进一步压缩的空间也十分有限,更有可能是保持低位震荡的状态,即信用债走势取决于基准利率的走势,较难再像一季度一样走出独立的行情。
    而基准利率面临通胀上行、稳增长发力、供给上升、杠杆较高等诸多风险,下行的空间(尤其是长端)有限,因而信用债整体也难有很好的表现。
    信用违约将呈常态化,等级利差仍有进一步走扩的压力,信用债分化加剧,建议坚持中高等级,不建议采取降低评级的方式“饮鸩止渴”。
    以钢铁、煤炭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的力度低于预期,意味着产能过剩将长期持续,信用基本面长期承压。行业内的龙头违约风险不大,中短期受益于大宗反弹、稳增长、补库存等,估值风险有所降低,且由于货币信贷放水,通胀预期升温,信用风险再次延后,可挑选相对安全的主体适当参与。
    银行间品种收益率大幅下行,公司债收益率明显较慢,以3年期AA+品种来看,目前公司债收益率高于可比中票35BP,与股市异常波动后公司债收益率低于可比中票近100BP的情形相去甚远。而近期交易所回购利率持续低位,利于公司债加杠杆,发行进度也有所降低,关注公司债配置价值。
    城投债受益于再融资放开、债务置换和防风险决心,仍是确定性最高的板块,关注城投平台转型过程中的机遇与风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体系如何为企业“解渴”


网络 2014-05-21 09:30: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