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乳企不怕“黑名单”,怕什么呢?

来源: 2016-03-01 19:42:26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备受关注,2月27日相关部门通报称,去年抽检出现不合格产品的奶粉企业中,17家企业经过国家食药监总局审计后仍然存在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其中,作为首家羊奶粉上市公司,去年曾数次上黑榜的 ...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备受关注,2月27日相关部门通报称,去年抽检出现不合格产品的奶粉企业中,17家企业经过国家食药监总局审计后仍然存在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其中,作为首家羊奶粉上市公司,去年曾数次上黑榜的陕西红星美羚再次被通报批评,其出厂的产品未做相关检测,完全违背了国家要求批批检测才能出厂的要求。(见2月28日《京华时报》)

  按照通常的理解,乳企上了“黑名单”却不整改,仍然置若罔闻,要么是企业的技术有限,短期内无法整改到位;要么是企业觉得“黑名单”没有威力,不想整改。一些企业多次上“黑名单”屡教不改,产品持续不合格,只能是后者。

  这从一个层面说明“黑名单”对这些违规企业已经起不到应有的震慑效果。虽然相关部门要求这17家企业整改,但结果恐怕难以乐观。前几次整改不好,甚至变得肆无忌惮,这次就能够改好吗?屡次审计都不合格,屡次上“黑名单”都无济于事,这次整改就能产生效果吗?

  乳企不怕上“黑名单”,这让人觉得怪异。“黑名单”威力一向很大,许多企业是深感恐惧的,一旦上了“黑名单”,企业的声誉就受到影响,销售量就会降低,可为何这几家乳企却是无动于衷呢?最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感受到危机,换言之,就是生产没有受到影响,甚至销售也没有受到影响,这固然与消费者没有关注相关信息有关,更与监管部门的措施不给力有关,惩罚力度不强有关。

  客观而言,既然设立了“黑名单”,就不能让“黑名单”变成儿戏,应该发挥威力,像整改这样的大事,决不能轻描淡写,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广而告之,哪些企业产品不合格,让消费者一清二楚,从而选购产品有所选择;另一方面惩罚要严,罚款不能太低,该停产的就停产。同时,在强化事后监管的同时,也要强化事前的联动监管,像上了“黑名单”的企业,就不能让其轻松上市融资。如果罚款罚不疼,又不停产,企业自然不会将“整改”放在眼中,自然不会认真对待“黑名单”。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食品安全是监管出来的。乳企不怕“黑名单”,无疑是对监管极大的讽刺。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


新华网 2018-11-06 16:31:25

斩断那些伸向孩子们的“黑手”


新华网 2018-09-28 16:48:37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信用卡裸奔 “盗刷险”救命?


网络 2014-09-17 23:47:48

谁来给政府信用打分?


光明日报 2014-06-23 10:04:13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