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博天环境深陷资金链困局 负债率曾超70%

来源: 2016-02-23 23:12:03

  上市梦想被无情的击碎,煤化工水处理市场剧变,深陷资金链困局的博天环境如何依靠刚刚兴起的PPP项目与B2C成功转型?   2016年1月18日是博天环境集团21岁的生日,这场纪念大会在中关村(8.98,-0.17,-1.86%)生命 ...

  上市梦想被无情的击碎,煤化工水处理市场剧变,深陷资金链困局的博天环境如何依靠刚刚兴起的PPP项目与B2C成功转型?

  2016年1月18日是博天环境集团21岁的生日,这场纪念大会在中关村(8.98, -0.17,-1.86%)生命科学园博慧检测北京实验中心举行。然而这场年会与往年有所不同。它少了节目汇演,更没有把酒言欢,虽然表面上看它与平常的年会没有任何不同,然而,喜庆的表象下面,难掩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的焦虑。

  “我们需要更具理性的拷问”。尽管赵笠钧在尽可能的鼓舞军心,然而敏感的人士都会发现,赵笠钧的语气中颇有几分严肃。

  从2011年开始,几乎没有给外界过多的预热,赵笠钧以及他所掌控的博天环境迅速成为水务市场的一批黑马。当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煤化工产业被认为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由于煤化工高耗水、高污染的特性,以及诸多煤化工项目均坐落于缺水、干旱的地区,煤化工环保的产业继而兴起。

  与竞争对手万邦达(18.350, -0.46, -2.45%)董事长王飘扬不同。在一些人认为,王飘扬是环保界的“武夫”,赵笠钧更像一名“文人”。在王飘扬因宁煤项目多次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时,赵笠钧却被冠以“北京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宁夏工商联副会长”等头衔,无疑加剧了他本人的明星色彩。

  然而,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却出人意料。经历了2011年开始的大跃进后,由于技术不成熟、煤价与经济下行的双重效应,飞速发展的煤化工产业急速刹车,而依附于煤化工产业的任何一家环保公司都已经感受到了工作量下跌的严峻形势。

  对于博天来说,当下面临的困局,仿佛在经历2000年那次轮回,只是这次能否像当年那般成功突围,结果还不得而知。

  明星光环

  在博天环境的官网中,有一个专栏展示了一排排资质与荣誉。其右侧博天环境的大事记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博天环境创立至今的成果。

来源:能源杂志来源:能源杂志

  这是成立至今很少有负面报道的一家企业,也是环保圈中,最早关注品牌营销和人力资源的企业,甚至创始人赵笠钧本人的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

  1990年,来京求学的赵笠钧毕业后即加入北京城乡(13.830, -0.36, -2.54%)建设集团。1993年,25岁的赵笠钧已经升任副处长,成为北京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之一,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正是最风华正茂的年纪,但是1995年,赵笠钧却选择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离开旱涝保收的体制,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当时,国内并没有人从事环保产业。当时,人们对提到环境工程公司,还以为是装修公司。初创不久,赵笠钧步履维艰,四处找项目却屡次碰壁。

  直到1999年,国家开始采取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当时的小造纸厂,啤酒厂等工业企业面临着严格的环保约束。这也使赵笠钧的创业团队得到了第一桶金。时至今日,在博天环境的业务版图中,工业污水治理都是博天环境的重要资金来源。

  “工业、市政污水发家后,博天一直想转型,当时的博天还不叫博天,叫博大,2000年前后获得了美国资本的注资。这次注资以后,公司走上了一条快速扩张的道路,当时赵笠钧开始尝试一些金额过亿的项目,结果由于缺乏经验导致了资不抵债的局面。” 一位熟悉博天的业内人士告诉《能源》记者。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00年,公司在华北、西北、东北的市政院大规模招人,团队数量翻了三倍,但那时开始盲目追求合同额,很多项目质量要求高、利润过低,而且股东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最后不得不放弃大项目。”这在赵笠钧的创业史中被认为是第一次危机。

  赵笠钧认为,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上的失误,在于对股东的过高预期当做短期目标,没有理性的反思这个团队的真正能力。更没有及时把项目当中的问题向上反馈。后来,赵笠钧选择去中欧商学院读EMBA,从那时候,博天环境吸收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路,都来源于中欧商学院中的理念。其中,最大的调整,来源于市场策略。而博天从此以后的思路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只面向高端客户,这样能够把一些小型竞争对手挡在门槛之外,譬如市政污水。

  据相关人士介绍,博天在科研方面投入不菲,由于缺乏市政污水的经验,赵笠钧一方面打造自己的市政队伍,另一方面与清华大学、北京环科院、北京市政院、重庆三建公司等具备各种资质的单位合作,由博大牵头共同承担重庆水务(7.110, 0.12, 1.72%)集团的市政污水处理项目。2005年,博大改名为博天环境。从那时起,公司市政污水项目遍地开花。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能源》记者:“这些市政污水项目,为博天和赵笠钧积累了很高的品牌声誉。从管理和品牌效应上来讲,业内几乎没有一家水务公司在管理上能超越博天。”此外,几乎每次和环保相关的展会、论坛,都能看见博天的身影。

  此外,博天在各地设立子机构的做法也堪称企业管理中的典范。“在很多省份,或者是城市博天都安排了专门的人员。他会根据地方具体情况的不同来调整他的策略。这样灵活的策略被认为是博天在水处理领域成功的关键要素。”一位外资水务公司负责人这样评价博天。

  在每一次竞标中,赵笠钧都会要求下属严格研究竞争对手,在标书的制定上,比竞争对手更加严格。一位前任神华宁煤采购经理表示:“当年在与万邦达角逐宁煤项目时,博天的标书是远远好于万邦达的。”

  似乎任何一个评价都在将博天打造成一个环保产业的明星企业。但是,当下的博天再次遭遇了资不抵债的危机,对于赵笠钧来说,这次困境似乎与2000年初那次经历颇有几分相似,不过危机根源来自于煤化工市场的剧变。

  搅局煤化工

  历史学家维特克曾经有句名言:“上帝让谁灭亡,必先让其膨胀”。如果说市政污水为博天带来了第一桶金,那么进军煤化工产业则铺开了博天环境大规模扩张的道路,但也为博天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2008年,博天环境成功中标神华包头煤制烯烃污水处理EPC项目。这笔数亿元规模的合同,对于当时资产不过4亿元的博天来说是第一次中标如此规模巨大的项目。

  到了2011年起,煤化工零排放项目蓬勃发展,当时,业内人士预计,煤化工产业即将迎来10年增长期,相应的煤化工环保产业也将兴起。从那时起,赵笠钧开频繁造访中煤、神华负责煤化工项目的多位高层。煤化工成为了支撑博天业务的重心。

  根据中国水网发布的《中国能源化工废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项目总共16个,博天环境就承接了7个;2012年中国企业前200强的能源化工类企业总共26家,博天环境服务的客户就有8家,上述市场占有率和客户覆盖率指标均为同类企业最高。也就是在2011年之后的两年,博天环境的总资产从4亿元跃升至12亿元,其中,营业收入分别为3.5亿、5.6亿、9.3亿元。也就是在那时,一个野心在博天诸多高管内心中膨胀——打造一个百亿规模的博天。

  从博天官网中可了解到,2011年-2013年博天分别中标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如果神华鄂尔多斯(7.750, -0.06, -0.77%)煤液化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实施项目、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水处理装置总承包等多个项目。凭借着煤化工零排放项目的落地,公司总资产及营业收入翻了三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