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过热的楼市需市场精准调控

来源: 2016-01-26 10:42:32

据本报报道,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三家大行的深圳分行,近日决定收紧面向中介群体的房贷政策。一家银行即日起停止受理中介员工及其配偶的贷款申请。另一家银行最新通知,从事中介的人员 ...

据本报报道,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三家大行的深圳分行,近日决定收紧面向中介群体的房贷政策。一家银行即日起停止受理中介员工及其配偶的贷款申请。另一家银行最新通知,从事中介的人员购二手楼向该行申请按揭,准入门槛除原有标准以外,借款人还必须在深连续缴满36个月的社保,且需同时申请公积金组合贷款。

在全国许多城市都在想方设法去库存、出台各种购房优惠的同时,深圳的银行却开始对中介贷款说“不”这发出了什么样的信号?

首先,对中介实行限贷的是三大行而不是国家部委,表明此次限贷不是行政调控手段,而是纯粹的市场行为。由市场参与方发现风险点并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或许比由国家部委出台楼市宏观调控政策更有价值。

这些年政府没少针对楼市出台宏观调控政策,但结果却常常并不理想。究其缘由,调控政策的制定者不是市场参与者,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此次限贷,三大行就是深圳楼市的参与方,房贷是所有银行的低风险优质资产,楼市火爆会让银行获益,但当银行不敢再赚这个钱时,说明楼价上涨已经让银行感觉超出了他们的安全边界。

其次,此次受到限贷的是深圳地产中介。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中介的本职工作是撮合交易,赚的是交易佣金。现在,银行要对这个行业的房贷进行限制,这充分说明,中介的炒房行为已经到了让银行不安的程度。由于这个行业的收入并不稳定,而其炒房过程当中的交易价格又往往失真,其风险通常主要由银行承担。一旦房价走势出现波动,断供的可能性很高。所以,银行是从自身的风控出发,客观上起到了楼市精准调控的效果。

在此之前,已有不少苗头表明,深圳目前的楼市有了让人警省的理由。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以47.5%的同比涨幅领涨全国,涨幅远超北上广其他一线城市。看好深圳楼市者的理由不外乎这么几点:深圳是移民城市,住宅自有率低,刚需强劲;深圳经济转型早、增速高,高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发展迅猛造就不少财富新贵;深圳环境宜居等等。但无论如何,在房产总价基数不断抬升的条件下,房价一年涨50%,无论如何都有点太猛了。

还有消息指,推高深圳整体楼市行情的大户型,有很多被打包到了P2P、互联网金融、信托、理财产品中,也就是充当了其债务融资的抵押品;还有一些普通市民开始众筹买房,以期在火爆的楼市中分一杯羹。房产具有居住功能也具有投资属性,投资房产无可厚非,但当房产投资属性被过度运用时,说明其中泡沫也越来越大。

中国之大使得各地楼市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过去那种“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宏观调控既粗放又粗暴。别的城市忙着去库存,不等于深圳没有必要给楼市降降温。否则对个人、对银行、对楼市甚至整个城市经济,都会造成巨大冲击。香港楼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曾一路高歌猛进,但1997年的大跌却造就了大量负资产人士,尚未经历过房地产发展完整周期的炒房人,切不可盲目自信。

有数据指,2015年深圳住房贷款突破6000亿元,以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占据了约5%的住房贷款额度,可谓名副其实的“杠杆楼市”。杠杆既因银行而起,也理当由银行而去,火爆的楼市就需要这样精准的调控。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二沙岛15栋违建别墅开拆 后台很硬业主没露面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6-12 17:19:21

拆迁专家披露废墟致富内幕


武汉晚报 2009-12-09 15:19:26

云南省文联文艺成就精品展隆重开幕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09-08-24 17:28:5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