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动广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说到信用,笔者想起了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戒欺匾”。胡雪岩在杭州开办江南最大药府胡庆余堂之初,就在堂中向内悬挂一块“ ...
近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动广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说到信用,笔者想起了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戒欺匾”。胡雪岩在杭州开办江南最大药府胡庆余堂之初,就在堂中向内悬挂一块“戒欺匾”,匾文86字:“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
在胡庆余堂,除此“戒欺”二字,其余“真不二价”等匾额均是向外悬挂,独此一匾向内,用于自省自律。
百多年间,不欺之实,成就了胡庆余堂的诚信口碑。而如今,广西决定全面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诚信的自觉自律践行,到依照法治全面推动信用体系建设,这是时代的进步,亦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戒欺”是种自觉与自律。在不充分的市场经济阶段,商家的诚信是市场诚信的主要内容。但是,当经济社会进入比较充分的市场经济阶段之后,诚信的维系与推广,仅凭商人的个人良心和品德来支撑,显然是不够理智和科学的。
一己之诚信,必将导向一个社会关于信用的体系建设。只有当一个社会的文化趋于理性之后,社会法治体系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同理,诚信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逐步走向理性和深度规范,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社会相对稳定的行为规则,并内化为市场交易准则和秩序,外化为法律法规等制度。这么做,既可以引导诚信的正见形成,又可以规避和惩戒失信的邪念横生。
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又是法治经济,其稳定、有序的发展,固然要靠市场交易主体自愿信守承诺,但法律的强制保障更是必不可少。令人欣喜的是,广西“信用体系”的建立不止于此,还包括信用法制、司法公信等方面的建设。
在这样的诚信构架下,按照构想,2020年时将基本建成符合国家规划、体现广西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这个愿景值得期待。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