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领域的诚信问题,很多是和法治、制度紧密相连的,而绝非只是个人道德问题。 国家发改委29日发布《2015年“双十一”综合信用评价报告》,这是其发布的首个“双十一”信用评价报告。报告指出,在750多万件 ...
市场领域的诚信问题,很多是和法治、制度紧密相连的,而绝非只是个人道德问题。
国家发改委29日发布《2015年“双十一”综合信用评价报告》,这是其发布的首个“双十一”信用评价报告。报告指出,在750多万件促销商品中,仍有过半比例的产品出现了事先提价、当天降价的情况,部分甚至提价高达200%以上。这一问题在畅销商品中尤为突出,先涨后降的情况占到了惊人的75.52%。(12月30日《北京青年报》)
国家发改委年底的这一纸报告,对未来网络电商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目前不好判断,但起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对网络电商的发展起到“打到球门立柱”的震慑作用,无论消费者、媒体还是职能部门,都可能会以此报告来评价和研判当下电商真实的诚信水准和道德底色。
诚信好比一辆车的刹车装置,是确保车辆安全正常行驶最重要的保护装置,而“诚信缺失”就像汽车在疾驰中出现刹车故障,那个喊“狼来了”的故事,就是信用沉没最通俗的注解。
电商领域的“诚信问题”并不是新问题,它只是社会诚信问题在互联网上的表现而已,就像病灶从一个宿主转移到另一个宿主一般。一味的谴责、抨击好比隔靴搔痒,如果要在“互联网+”的高速路上安全行驶,关键就在于把最基本的监督和制约框架搭建完备。重铸诚信防线不是一日能建成的,贵在日拱一卒的坚持和一砖一瓦的创新。
市场领域的诚信问题,很多是和法治、制度紧密相连的,而绝非只是个人道德问题。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法不责众”是个普遍规律,不守信的商家太多了,于是一方面推动更多商家“近墨者黑”,另一方面麻木了消费者的痛感,觉得“缺斤少两比纯粹假货有良心”,这种普遍的无意识反而助推了失信的水涨船高,也让执法监督的成本大大增加,于是“法不责众”就真的成了无良商人的护身符。
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错觉。就拿反腐而言,人们觉得吃拿卡要、迎来送往是见怪不怪的“小腐败”、“浅腐败”,日子久了也就觉得根本无可杜绝、容忍接纳了。可是,自从实行“八项规定”和一系列反腐零容忍措施以来,可以看到公款吃喝旅游少多了、滥用私用公车罕见了,就连过年过节送个土特产也近乎绝迹了。可见,众人心中的“法不责众”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幻象,是把自己装进了密闭的瓶子里。只要有决心有胆识,那些曾以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实际上完全有可能做得更好。
那么,对于目前如火如荼的电商来说,其失信、欺诈的治理难度不可能比反腐还突出,就有必要对失范的商家实行零容忍、对监督不力的监管者实行零容忍、扩大民间的举报渠道和监督力量。当下的电商发展时间不长,还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经济发展中“先发展后治污”的教训极其深刻,趁病灶尚浅的时候,果断对电商失信“零容忍”,这是对于未来电商的健康发展而言,成本代价最小的药方。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