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林火灿报道: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的2015年度“双十一”第三方综合信用评价工作媒体通气会上,《2015年“双十一”综合信用评价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今年11月11日至15日,涉及电商平台、电商企业、 ...
记者林火灿报道: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的2015年度“双十一”第三方综合信用评价工作媒体通气会上,《2015年“双十一”综合信用评价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今年11月11日至15日,涉及电商平台、电商企业、物流公司、第三方支付机构、消费者等主体的失信案例数量同比增多57.49%,表明电子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形势仍然很严峻。
这是我国首个利用大数据监测分析、专门针对“双十一”购物节所做的综合信用评价报告。这份报告在大数据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对“双十一”期间的消费信用数据进行梳理、提炼、评估。
报告指出,在媒体和网民曝光的失信案例中,涉嫌售假类占比高达44.8%,同比上升18.2%,售假已经成为危害电子商务诚信的“头号毒瘤”。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卖家自行或通过他人协助建立虚假订单等伪造网店销售业绩的虚假交易类失信行为由9.09%增至18.57%,位居第二。此外,价格欺诈占7.99%,网络诈骗占6.98%、劣质倾销占6.74%。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