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房价继续平稳回升,100个被监测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0899元/平方米,涨幅较10月扩大了0.16个百分点,这已经是环比、同比连续4个月出现“双涨”。专家指出,楼市回暖 ...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房价继续平稳回升,100个被监测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0899元/平方米,涨幅较10月扩大了0.16个百分点,这已经是环比、同比连续4个月出现“双涨”。专家指出,楼市回暖既得益于政策性引导的消费需求,也源于部分投资需求助推,但楼市分化格局和去库存压力并未根本性改变。未来在供需两端对症下药,或许会让房地产业真正迎来“春天”。
一线城市“豪宅”升温
楼市过“暖冬”,豪宅热抢眼。上海链家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上海每平方米超过10万元的豪宅成交490套,超过前3年成交量总和。同时,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统计亦表明,前11个月,京沪深三地的顶级豪宅成交量分别增长54.1%、178.4%和166.5%,平均增幅达普通商品房的两倍。
对此,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指出,豪宅热销主要是由于传统经济“去产能”和“去杠杆”已呈倒逼之势,而新经济还未成长到能填补增长空白的程度。与此同时,一线城市用地空间出现“负增长”,在核心区域占据稀缺资源、容积率更小的豪宅以享受更多溢价无疑成了高净值人群避险保值的选择。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当前楼市回暖、热点地区豪宅行情火爆并不是孤立的短期现象,既有今年楼市新政的作用,也与2013年—2014年房价整体原地踏步有关。
分化格局日趋明显
不过,并不是所有地区的楼市都能感受到这种“暖意”。呼和浩特、沈阳、长春等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交易与过去相比并没有明显起色,很多三四线城市更是面临着严重的去库存压力。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住房报告(2015~2016)》也显示,商品住房过剩总库存高达21亿平方米,仅现房去库存化就需23至24个月。
同市场本身的分化一样,学者们对楼市的判断亦大相径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房地产投资增长持续下降的态势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结束。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则担心,房地产投资者退出市场会导致预期逆转,中国楼市的艰难时期并没有过去,或许仅是开始。
投资购房仍需谨慎
如何才能让房地产市场突破发展瓶颈,真正迎来“春天”呢?分析人士指出,库存高企、豪宅火爆、冷暖不均等现象反映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特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而问题的解决则有赖于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中国社科院在其报告中建议,未来我国房地产调控应注意不同领域之间的政策配合。例如,在金融政策上,继续适时降准降息,注意降息降准对住房市场的影响,扩大公积金对中、低收入居民的覆盖;在财税政策上,增加财政支出,支持保障房由建转买,同时继续降低住房交易环节税负;在土地政策上,应按照土地与人口挂钩的要求,增加热点地区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等。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