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80名客商、50名产业专家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会上共有42个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达 434.6亿元。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 ...
12月12日,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80名客商、50名产业专家参加了此次签约仪式,会上共有42个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达 434.6亿元。
德州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在此次推介会上,德州重点推介对接京津冀人才支撑计划,共有包括“共建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共建院士工作站” 、“共建水安全及生态健康禹城实验中心”等在内的13个人才项目签约,邀请了专家55人,其中包括院士3人,国家千人计划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2 人,保障了项目的质效双优,真正实现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资”并重,这是全省唯一,也是历史首次的突破。
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城市,德州围绕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这一目标,立足优势、精选项目,全面加快了对接京津冀优质资源的步伐,并已在人才、技术、产业等多方面占得合作先机。
协同发展 人才优先
人才新政“黄金30条” 最高资助5000万
德州市在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的过程中,始终把招才引智摆在重要位置。为建设强有力的人才支撑,11月20日,德州市制定出台了《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人才支撑计划》,规定了人才新政“黄金30条”.
到2020年,德州市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0名,引进博士、硕士5000名、大学生10万名;建成人才公寓300万平方米、孵化器300万平方米,着力打造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对引进的高层次团队,给予100万-10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50万-100万元科研资助和每月5千-1万元的生活补贴;对引进和新入选的高层次医疗卫生、教育教学人才,除享受正常职称工资外,每月给予1000-20000元生活补贴;对省“泰山学者”及以上层次的人才,提供100-160平方米的专家公寓;其他人才提供人才公寓,高校、科研院所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收益按照不少于75%、不超过95%的比例奖励科研人员及团队。同时,德州还将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对县市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的各类技术研究院,每处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平台,最高给予200万元补助。
依托该人才支撑计划,今年上半年德州人才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8%,是前三年投入总和的1.8倍。截至目前,德州市今年已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968人,其中京津地区256人。
德州融入京津冀规划
国家政策性银行授信800亿元支持德州建设
三大政策性银行授信800亿 支持一区四基地建设
截至11月末,德州已组织北京、天津企业家300多人来本地考察交流,并与37家央企、80家上市企业、55家500强企业进行了对接合作,近百个重大项目眼下正在洽谈推进。同时,德州还与农发行、国开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授信800亿元支持德州“一区四基地”建设。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德州已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等21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齐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暨德州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前不久也已揭牌。
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上,德州市坚持生态、绿色、高效、安全发展方向,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努力把德州打造成为周边城市的“放心农场”.在优质劳动力输送方面,德州发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优势,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目前拥有49所高校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年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20余万人,可进入产业的100多万,年劳务输出10万人以上。
另外,围绕建设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德州坚持狠抓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现已打造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等多张城市名片。
附:引进重点专家项目名单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