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始就针对资产规模超过人民币2,000亿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披露指引公开征求意见。对此,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认为,该指引具有正面信用影响,原因是流动性不佳的银行在吸收存款 ...
上周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始就针对资产规模超过人民币2,000亿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披露指引公开征求意见。对此,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认为,该指引具有正面信用影响,原因是流动性不佳的银行在吸收存款或在银行间市场融资时可能会面临挑战,因而会加强市场在改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
大型银行的信息披露与国际接轨将便于跨体系比较及调整,从而提高评估的可靠性。迄今为止,中资银行无需公开披露其流动性状况。即使某些上市银行披露了流动性覆盖率,其基本数据的详细情况也很少披露。
对于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大型银行,新的指引要求其按照国际标准披露信息。银行必须披露详细的流动性覆盖率,包括各明细项目的平均值。在2017年前披露月末数值的平均值,自2017年起披露每日数值的平均值。对于资产规模超过人民币2000亿元的所有其他银行,新的指引要求其披露流动性覆盖率计算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持有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的期末数值。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拨备指引,资产规模超过人民币2000亿元的银行必须满足最低流动性覆盖率要求。到今年年底,这一最低覆盖率要求将为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总量的70%,到2018年底,该比率将升至100%,与《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三版》指引所建议的时间表相近。
对于大型银行披露计算流动性覆盖率详细信息的要求(尤其是自2017年起披露每日数值的平均值)将鼓励银行定期评估其流动资产,并确保这些资产能够轻松变现。这也会避免银行在报告期之前粉饰其资金情况,从而消除造成货币市场波动的一个潜在原因。
总之,新的指引反映了中国监管机构提高了对流动性监管的重视程度,这对银行业而言十分及时,因为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及存款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银行资金的波动性有上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