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日前,北京市第十一中分校组织了一场全校初一、初二年级共12个班300余名学生参加的期中“诚信考试”。此次考试不设监考老师,让学生自觉、诚实地面对考试。这也是北京市少数以全校为单位组织的“ ...
■事件回顾
日前,北京市第十一中分校组织了一场全校初一、初二年级共12个班300余名学生参加的期中“诚信考试”。此次考试不设监考老师,让学生自觉、诚实地面对考试。这也是北京市少数以全校为单位组织的“诚信考试”。
■网友评说
是守护诚信 还是走场作秀
关于无人监考的做法,一些不赞许的声音还是存在的,有网友坦言,虽不设专门的老师从头到尾守在教室监考,但老师一样要通过巡考为学生提供服务。这只是改变了老师出现的次数而已,这本身就会让学生对学校的诚信产生质疑。另外,哪怕学生们领会了无人监考的真正意义,也并不意味着诚信的到来。
有网友回应,无人监考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在脆弱的社会现实面前却如同天方夜谭。有人监考,并不是怀疑考场中的哪个考生,监考的目的是看护公正,监督人性中的弱点,体现的是一场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对有些领导来说,为了维护无人监考这个“创新”的成功,会对作弊视而不见,或者私下处理,公布出来的则是皆大欢喜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果。
也有网友称,考试虽然只是一种检验手段,但它如果和一些功利性的结果联系起来,预期的目的其实就很难达到。因此,无人监考只能在这些不重要的考试中小打小闹、摆摆样子,一旦面对那些可以实现巨大利益的考试,它就只好退避三舍。所以,它也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高明手段。
■专家观点
无人监考检验学生诚信
贾长林(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分校校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学校,如何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始终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简单说教、严格的制度都无法完成这一教育任务。我们的工作的价值在于,“诚信考试”的这一过程,不仅对于学生是诚信教育的过程,更是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具有诚信、诚实的人格,才可能成就一个完美的人生。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无人监考这种制度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考试的目的一种是监测教学效果的考试,一种是选拔性考试。前者更加适合这种制度,而选拔性考试更讲究客观公平性,并不太适合这种制度。中国古代就有“慎独”的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学校的这种做法对于培养人的“私德”很有帮助。
■相关链接
早在2012年,北京市第206中学在学校推广自主教育、诚信教育的理念,将初一、初二共5个班级在没有监考老师的状态下进行考试。据了解,目前“无人监考”的诚信考试方式已在北京东城、朝阳、海淀等部分区县的多所中小学开始推行。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监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种方式,教委鼓励学校在品格育人方面的各种自主尝试。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