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宣布“双降”,对楼市来说依然能够形成良性刺激,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同时,也能降低购房成本,因此在短期内还能维持楼市较高的活跃程度。但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并不乐观,未来楼市会否维持高位运行 ...
??央行再次宣布“双降”,对楼市来说依然能够形成良性刺激,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同时,也能降低购房成本,因此在短期内还能维持楼市较高的活跃程度。但考虑到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并不乐观,未来楼市会否维持高位运行态势仍是未知数。
??央行降息购房成本再降
??日前,央行在“霜降”这一天宣布“双降”,购房成本再降,相当于给楼市注入了一针短效兴奋剂。
??中国人民银行10月23日晚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随着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5年期及以上贷款利率从之前的5.15%降至4.90%,这意味着购房成本由此而再一次下降。以一笔100万元商业贷款为例来计算,还款期限为20年(等额本息还款法),降息之前月供6682.7元,降息后月供6544.44,两种情况下相差138.36元。
??这一轮降息始于去年四季度,多次政策效应累加,对购房者的“减负”效果相当明显。同样是20年期的百万元房贷,月供较一年前已经减少了706元左右,总的利息支出则减少将近17万元。
??“双降”的出发点并非是楼市,但不可否认肯定会产生利好刺激作用。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货币价格高和资金压力大是两个最重要的矛盾,而央行的“双降”组合拳可谓是一场“及时雨”,缓解了这两大矛盾。一方面,降息让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增强,推涨楼市成交量,加快楼市复苏进程。另一方面,降准又可能使银行增加贷款额度,首套房利率折扣将明显增加。此外,银行贷款是房地产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降准降息有利于房企降低融资成本。毫无疑问,“双降”直接利好房地产,有望驱动新一轮成交高峰,给房价上涨提供火力。
??他进一步指出,对于具有优质住宅土地资源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竞争将会变得更加剧烈,“地王”频出将成为常态。同时,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库存去化情况,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而对于现阶段仍然处于下降通道的三四线城市,在政策的叠加作用下,下调走势很有可能会由此而得以扭转。
??市场预期出现分歧
??此次“双降”,并没有引来市场一边倒的“叫好”声,相反,各方对后市的看法出现了分歧。
??此前一周,全国楼市成交量并未出现明显上涨。相关研究机构数据表明,在10月份第四周(10月18日~24日)根据针对北京、上海、南京、扬州等30个主要城市监测结果显示,成交量较前一周微幅下滑0.7%。城市间分化加剧,一二线城市尚能基本做到持平,而三四线城市整体成交水平下滑幅度非常明显,达到10%左右。
??这样的变化,让市场人士对中小城市的前景不敢持乐观态度。同策咨询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对于楼市而言,“双降”确实是一大利好消息,但对于楼市的实际提振效果却有待商榷。“双降”确实使得开发商和购房者更容易获得贷款,并减轻了他们的贷款负担,不过却无法根本性地解决大量中小城市需求不足的问题。经过今年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房贷利率已达历史低点,而贷款审批也因为流动性的释放而较为宽松。而问题在于,真正阻碍楼市成交的两大主要因素,一方面是中小城市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过高房价导致购房者无力承担,都不会因为“双降”而得到彻底改善。目前有部分中小城市的楼市不管如何提振,效果却一般,颇有“烂泥扶不上墙”的意味。“从前几次降准降息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对楼市产生立竿见影的提振效果,本次再度‘双降’,效果很可能还是十分有限。”张宏伟如是说。
??另外,在当前“去库存”仍为市场主旋律的前提下,市场购买力被严重透支的情形,可能会被加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6510万平方米,比8月末增加186万平方米,库存压力并未减弱。但今年二、三季度,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一二线城市成交量的大幅反弹,却是在降息、降首付比例、取消限购等多重刺激手段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由此导致这些城市的需求被严重透支。而现阶段再逢“双降”刺激,使得市场市场购买力透支进一步加深,其结果便是后续购买力难以为继。
??市场走势恐有远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经济形势并不是很乐观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强力刺激,可能会使得市场成交状况在短期内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但长期能否持续保持这种态势,目前难以下结论。
??从历史经验来看,货币政策会刺激需求入市,并促进市场成交上涨。在2014年,央行“930”政策及11月份降息,推动部分需求入市。2015年上半年央行多轮降准降息不断降低购房成本和社会融资成本,8月份央行再度降息,在数轮降息刺激下,各类住房需求加快入市节奏,使得成交量明显回升,如2015年3季度,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扬州等在内的30个代表城市月均成交量保持在3000万平方米以上水平,同比增长近4成,创下近5年来同期最高成交纪录。
??此次“双降”,不管是对开发企业投资信心的提振,还是针对购房群体积极性的促进,都有着明显的作用。因此业内人士估计,短期内成交量还会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从CPI走势来看,未来仍有“双降”空间,因此刺激效果将会持续。
??但在经济基本面并不理想,以及市场购买力存在透支可能的前提下,市场成交是否能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目前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上海链家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以往利率和存准率双降的情况是颇为罕见的,然而今年8月以来,央行已连续两次作出了“双降”的决定,可见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之大。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显然无法独善其身,因此未来可能会出现调整走势。此外,从今年3月份以来,市场成交水平一直不低,这也消耗了大量的市场需求,甚至造成透支,并最终导致市场购买力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维持,这也会导致市场进入调整阶段。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