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3.95,0.01,0.25%)(601988)公告称,将分拆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下称“中银航空租赁”),并通过了关于其在港交所上市方案的议案。 今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业务拆分案例不断,银行分拆业务 ...
近日,中国银行(3.95, 0.01, 0.25%)(601988)公告称,将分拆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下称“中银航空租赁”),并通过了关于其在港交所上市方案的议案。
今年以来,国内商业银行业务拆分案例不断,银行分拆业务的浪潮正在袭来。前有光大银行(4.17, -0.03, -0.71%)、浦发银行(15.90, 0.00, 0.00%)和兴业银行(15.10, 0.08, 0.53%),而民生银行(8.73, -0.02, -0.23%)等也在酝酿中。这些拆分业务涵盖了理财业务、资管业务以及科技输出等业务,但拆分后的子公司公布上市计划,这还属首次。
“拥有多领域牌照的混业经营在业务增速、利润的增长、成本的控制以及竞争等多方面都具有优势。”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将优势业务分拆出来做资本平台,则会为集团带来更多的资金以及业务领域上的优势,“混中有细”是混业经营的一个发展方向。
拆分业务拟上市尚属首家
此次中银航空租赁作为中国银行首项分拆的业务,已经其董事会批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据了解,中银航空租赁目前是世界第二大航空租赁公司,其前身是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为当时亚洲最大飞机租赁公司。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以9.65亿美元收购其100%股权。
导报记者翻阅中国银行2014年报发现,截至2014年末,中银航空租赁资产总额114亿美元,净资产21亿美元;实现净利润3.09亿美元。
对于此次分拆,中国银行称,本次分拆航空租赁境外上市后,本行对中银航空租赁仍将保持绝对控股地位,其将继续作为本行的子公司。
而对于分拆原因,中国银行解释,本次中银航空租赁上市将推动本行租赁板块估值的提升,进而实现本行整体估值的提升。通过本次分拆上市,预计航空租赁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同时也将会有力促进本行战略升级,并将进一步巩固本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本行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除中国银行外,工商银行(4.61, -0.04, -0.86%)、交通银行(6.49, -0.04, -0.61%)及国家开发银行等各大银行都涉足金融租赁市场。有消息称,国家开发银行旗下的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也将会于明年上市。
与之相关的是,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通过奖励、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业界戏称,融资租赁行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蜜月期。
对此,平安证券[微博]分析师励雅敏认为,中国银行推动中银航空租赁的分拆上市更多出于对促进租赁公司自身发展的考虑,分拆上市将有利于其自身拓宽融资渠道,更好地把握目前国内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黄金机遇,对于中国银行估值的提升较为有限。
此外,有分析师告诉导报记者,国有银行的拆分,除了作为混业经营的一个探索,还在目前国家推进的国有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分拆动作遭遇监管难题
在混业经营背景下,银行单业务单平台的拆分,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体,有助于强化其新兴业务。今年以来国内银行业的拆分动作不断。
今年3月初,光大银行[微博]曾发布公告,称其董事会已同意光大银行全资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该事项需报请监管机构审批。与光大银行分拆理财业务相同,5月底,浦发银行公告称,董事会全票表决通过公司关于设立浦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以全资子公司的方式设立浦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该事项须报监管机构核准。
有研报分析,理财业务、信用卡业务将是银行分拆的首要目标。这主要源于这些业务规模的稳步增长以及利润的大幅上升。浦发银行年报显示,其2014年全年累计完成各类理财产品销售超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全年理财业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两倍。
随着国内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飞速发展,除理财业务外,第三方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拆分也成为一大趋势。今年4月底,民生银行在其股东大会上就曾提及,正在慢慢拆分第三方支付业务,并成立子公司,未来还有可能涉足银行卡清算业务。
而就在9月底,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将投资设立兴业数字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兴业数金”)。对此,业界将其看作是兴业银行旗下理财门户“银银平台”逐步分拆的开端。兴业银行表示,兴业数金目前仅是科技输出业务的分拆,但不排除接入更多资产的可能。有研报分析,兴业数金的分拆注入,在降低兴业银行的运营成本的同时,将有助于实现大金控版图。
虽然从长远来看,业务拆分有利于银行业的混业经营,但事实上,在如今银行业的混业经营中,也存在分业监管的问题,扯皮现象频频发生。“现有的监管模式制约着混业经营的发展。”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告诉导报记者,目前平安集团和光大集团等都在混业经营中尝试一些新的模式,以平衡混业和监管的冲突。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