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企业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蛋糕”,千方百计想要将其纳入囊中。而对于有些新生APP来说,急需在下载量上面有一个提升,因此通过对赞助校园活动的方式在学生群体内“渗透”。 ...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企业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蛋糕”,千方百计想要将其纳入囊中。而对于有些新生APP来说,急需在下载量上面有一个提升,因此通过对赞助校园活动的方式在学生群体内“渗透”。
网友“蛙声里”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向记者反映,扫码推广这种事现在很常见,“学校里面主要是院系吧,外联部要拉赞助,就让我们下载,还说什么下载就返现金之类的。但我真的很反感,信息都被泄露了,然而还是有人被小利益蒙骗。”
他对记者说,虽然并没有遇到过老师或学生会要求强制下载的情况,但是做扫码兼职的学生也让他们很厌烦,“有的学生为了多挣钱,还会跑进宿舍楼里一间间宿舍挨个‘扫楼’。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推销这些鬼东西,简直烦死了!”
网友小张也反映,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某借贷软件在学校也有大规模的推广,“雇了好多学生兼职专门推广此软件,动不动就要扫二维码,当时虽看到注册返现有点心动,但因为涉及隐私问题(注册完还需要截图界面),我最后还是拒绝了。”
民警提醒:个人信息泄露可能会影响征信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近一年来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124元。
而在走访中,记者也发现,街头扫码摊位虽然最终目标都是增加使用(关注)人数,但获取的信息却不尽相同。微信公众号推广一般都只是要求关注后在朋友圈分享其推广信息;而不少应用APP都需要扫码人的手机号、送货地址,更有部分借贷软件需要注册人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特别敏感的信息,当然这类推广抛出的诱惑也足够大:整箱牛奶、洗衣粉,而且承诺注册返现几十至上百元不等,让不少人为之心动。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