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位于上海南京路的一个楼盘,近期报价一平方米8万元至10万元。然而,其所在地块却是1992年首次拿地,“在建”逾20年,屡屡停工。这期间,周边房价从千元起步,相比上涨近百倍。据记者调查发现,包括一些曾经的 ...
事件:位于上海南京路的一个楼盘,近期报价一平方米8万元至10万元。然而,其所在地块却是1992年首次拿地,“在建”逾20年,屡屡停工。这期间,周边房价从千元起步,相比上涨近百倍。据记者调查发现,包括一些曾经的“地王”中标者在内的很多知名开发商都曾存在囤地行为,一些省份清查出的闲置土地逾十万亩。楼市调整期低价拿地、囤地惜售背后,是开发商暴利和高房价。
评论: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走势。在我国,从总体上来说,供不应求决定了房价的上涨,特别是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住房改善等需求,使房地产市场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房价过度上涨导致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买不起房子,房地产业出现局部产能过剩、空置率较高的现象。另外,收入差距较大、权力寻租等因素导致有钱人倾向于购置多套房产,甚至囤积房产。炒房团在炒作房价上涨的同时,也使得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处于不真实状态,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复杂形势的重要表现。
与囤房一样,囤地从本质上来说是炒作房地产市场的一种违规行为。因为房地产开发商拿到政府供应的土地后,不按规定时间开发,在市场上就会造成一种错觉,让人们误以为土地少了。人们都认为土地变少了,自然形成了房价上涨的预期。因此,国家大力打击囤地行为,出台多个法律法规。
遗憾的是,由于利益的错综复杂,加上房地产开发的周期性以及各种假象,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得到真正落实,囤积土地的行为依然屡禁不止,甚至成为房地产开发商谋取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然,囤地行为也影响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导致房地产市场处于波动之中。就拿目前来说,房地产投资增幅逐渐下降,因此国家出台了推动房地产投资的调控政策,但是房地产投资目前仍难复苏。
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对于调控来说,很可能把目光投向地方政府的供地行为。但从目前透露的数据来看,即使地方政府提高土地供应量,如果房地产开发商继续囤地,市场上仍然将会呈现投资增幅下降的态势。而且,在一个个新“地王”的炒作中,还会助推房价进一步上涨,影响刚性购房需求,导致需求萎靡,阻碍房地产市场去产能过剩的进程,错失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的良机。
针对目前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局面,国家应加大对囤地行为的打击力度,真正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两年不开发的土地逾期无偿收回”等法律法规,倒逼房地产开发商将所囤积的土地“吐”出来,促使更多房产商品供应到市场。这样,在满足市场刚性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带动投资,达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目的。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