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唐方方:中国互联网个人征信需达成考量共识

来源: 2015-10-10 22:16:37

互联网个人征信是信用评估的一种重要模式,它通过采集个人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网各类服务中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估。其中,数据类型的多样化、评价 ...

互联网个人征信是信用评估的一种重要模式,它通过采集个人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网各类服务中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估。其中,数据类型的多样化、评价体系的完备化、数据处理的高效化等,都是互联网金融为征信领域带来的全新机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唐方方认为,相比于企业征信而言,个人征信牵涉的信息更多样化、碎片化,社交资料、网购记录、通讯信息乃至快递签收情况都可以成为有价值的信用评估依据,且个人征信所涉及的个体数量远大于企业征信,产业拓宽空间大。

唐方方分析,电商平台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阿里旗下2015年1月28日正式开始试运行的芝麻信用。另一个典型的机构是京东金融。京东错失了央行公布的8家个人征信业务的首批试点,虽然推出了京东白条,但与完整的个人征信业务还有一定距离。社交平台的典型产品是腾讯旗下的腾讯信用,它是腾讯的全资子公司。基于金融和保险平台的征信机构是征信行业的先行者,如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前海征信等,金融背景的征信机构运营模式相比于其他机构更为传统。

美国征信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期、法律完善期、并购整合期以及成熟拓展期四大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征信体系。这为我国个人征信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样板。唐方方分析,美国的信用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比较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二是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行业,三是涉及经济与社会各个层面的庞大信用产品用户。在美国,个人信用体系已经超出商业活动的范畴,成为一种保障经济运行的重要社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讲,信用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商品,美国的个人征信机构都是从营利目的出发,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唐方方总结,中美两国的个人征信业在合作这一点上有异有同。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情况与美国20世纪后半叶的情况类似,法律正在完善,市场中不同的征信机构间互补程度高,相当一部分征信机构所拥有的信息重合度不大,这使得机构间的合作或兼并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我国征信机构目前所掌握信息的差异主要在于个体信用的不同侧面,而彼时美国的行业发展特征是地域上的整合—由于个人征信机构掌握的是各自地域性的数据,信息技术成为了不同地域间合作与整合的一大推动力。因此,单纯为个人征信贴上“互联网+”的标签恐怕不能为中国个人征信行业提供进一步合作的激励。要把“许多人的一个侧面”整合起来,需要的其实是一种共识,即个人信用究竟应当从哪些侧面来进行考量。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