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23日从中核集团获悉,中法合作建设的800吨大型核循环项目计划2020年开工,2030年左右建成,建成后我国将形成商用的大规模核循环能力,为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核循 ...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23日从中核集团获悉,中法合作建设的800吨大型核循环项目计划2020年开工,2030年左右建成,建成后我国将形成商用的大规模核循环能力,为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核循环,是指核反应堆发电使用后的燃料经处理,提取铀、钚材料,再入反应堆使用的过程,是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连接压水堆与快堆的必由之路。
据介绍,中法合作建设的中国核循环项目参照法国阿格核循环厂,由中核集团负责建设,法国阿海珐集团承担总体技术责任,项目总投资超过千亿元。它具有三方面功能:一是每年处理国内核电站卸出燃料800吨,通过核循环提高铀资源利用率;二是建设乏燃料离堆贮存中心,一期贮存能力为3000吨,对核电站卸出的燃料进行后期管理,让核电更安全;三是将高放废液玻璃(842, -4.00, -0.47%)固化,实现高放废物长期管理的固有安全,让核电更清洁。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乏燃料累计产生量约23500吨,而离堆贮存的需求将达到15000吨,核电的大规模发展必然会要求加快核燃料循环后段的发展。
中核集团副总经理杨长利表示,中国核循环项目建成后,既可以有效缓解2030年左右核电站乏燃料离堆贮存的压力,提高乏燃料安全管理水平;又可匹配我国快堆发展计划,为商业快堆提供燃料,切实保障我国核能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中核集团已经开始进行项目厂址的初选工作。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