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中央财政已安排235.65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

来源: 2015-09-07 19:51:00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35.65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预计可建设高标准农田2777.45万亩,亩均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公斤以上。  2015年,国家农业 ...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35.65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预计可建设高标准农田2777.45万亩,亩均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公斤以上。

  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简称国家农发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任务要求,着眼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力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财政部介绍,国家农发办多措并举,创新驱动,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更好成效,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建设。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中,突出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统筹运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综合治理项目区,允许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具体工程和分措施投入比例。同时,按照中央发展节水农业的要求,更加注重和鼓励项目区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亩均投资标准。为提升项目建设标准,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财政投入上限标准由1300元提高至1500元,增幅15.4%,实现了与《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投资标准的有机对接。同时,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可根据当地实际和建设需求,进一步适当提升投入标准。

  三是简政放权,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力度。从2015年起,将土地治理项目计划审批权限,下放由省级农发机构负责审批,国家农发办负责备案管理,进一步减少了审批环节,提高了审批效率,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农发项目建设、使用、管护一体化的新机制,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四是创新机制,撬动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探索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3.15, 0.03, 0.96%)3家金融机构联合开展试点,探索对国有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采取贴息和补助两种支持方式,撬动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