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报调查发现——部分楼市泡沫正被挤压近期,关于房地产市场回暖之声不断。中国房地产报根据上半年22个重要省(市、自治区)及27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销售价格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测算后发现,从全国重要省市上半 ...
中国房地产报调查发现——部分楼市泡沫正被挤压
近期,关于房地产市场回暖之声不断。中国房地产报根据上半年22个重要省(市、自治区)及27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销售价格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测算后发现,从全国重要省市上半年房价收入比排行来看,虽然全国房价收入比为7.16,处于6~7的合理区间,但不同地区房价收入比走势却有了明显分化。
在深圳购百平方米房
需不吃不喝攒20年
“房价收入比”是指“房屋总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房价收入比指标主要用于衡量房价是否处于居民收入能够支撑的合理水平,直接反映出房价水平与广大居民的自住需求相匹配的程度。
中国房地产报日前调查发现,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上半年房价收入比继续走高,其中上海房价收入比高达19.09,北京18.42,深圳更高,达19.9以上;这也意味着在深圳,如果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普通商品住房,一个家庭要不吃不喝、攒20年才能攒够钱。
而二线城市中,福州、厦门、温州、太原、天津上半年房价收入比均超过10。不过,部分城市如长沙、常州、无锡、泉州、宁波、杭州等受楼市下行影响,房价跌幅较大,房价收入比也在持续走低。反映出这些地区楼市下行的压力依旧未减。
尽管房价收入比是一个全球通用的指标,但其合理范围却没有严格界定。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如果房价收入比超过6就可以视为泡沫区。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一般认为,国内房价收入比保持在6~7之间属于合理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专门做了房价收入比的测算,用100平方米住房的总价和户均可支配收入相比。1998年至2014年中国房价收入比的均值是8.9倍,最高是1998年10.8倍,最低是2014年的7.2倍。
一线城市面对高房价
高收入显得底气不足
本次调查显示,目前,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仍在走高,且泡沫膨胀得越发严重。在已公布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个省(市)中,上海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了26664元;北京市排第二,为26171元;浙江省位列第三,为22640元,这三地也是目前全国仅有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的省(市)。
不过,在高房价面前,一线城市的所谓高收入显得底气不足。
在人口和资金持续流入的一线城市以及二线核心城市,市场仍有源源不断的刚需支撑,这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仍然高企不下。但在人口持续流出,且严重供过于求的三四线城市,楼市则持续萎靡。
调查称,实际上,这几年来,中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已在被积压,这也反映在房价收入比当中。如曾经投机水分过高、房价大起大落的温州市,2000年其房价收入比为5.87,到2009年这一数值飙升至17。2011年受银根紧缩和实体经济下滑影响,温州的房价又一路重挫。2015年上半年温州房价收入比回落到12.62。虽然这一数值仍然远高合理区间范围,但是已经处于下降的通道中。
在浙江省诸城市中,温州、杭州、宁波房价收入比均有所改善。其中,杭州城镇居民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26811元,超过北京、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在上半年23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排名中,却排在第9位。
在邓郁松看来,房价收入比一旦超过多年均值,一定意味着支付能力超过了正常的收入所能支撑的水平,“这就是泡沫”。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