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较前一日下调1136个基点,引起市场各方强烈关注。业内普遍认为,央行最新举措或将带来人民币贬值,而人民币贬值又不可避免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其实,中国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已是不争的事实。 ...
8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较前一日下调1136个基点,引起市场各方强烈关注。业内普遍认为,央行最新举措或将带来人民币贬值,而人民币贬值又不可避免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
其实,中国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已是不争的事实。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预期一直存在,资本流出趋势明显。二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76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766亿美元。至此,我国从2014年二季度以来,已连续5个季度出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状况。
虽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人民币的贬值一定程度上会对制造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环顾世界经济史就会发现,资本外流永远伴随着房地产不景气。因为当大规模资本外流时,必然伴随着对本国资产的抛售,因而会带来本国固定资产的暴跌。
特别是当外流的资本超过了本国的外汇储备量时,由于本国央行无法按现有的汇率向外逃的资本者兑现外汇,所以只能宣布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贬值,而这会进一步加剧仍然在本国的外资的恐慌,进一步加剧外资的出逃,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暴跌的资产价格会引发众多的资产持有者,特别是房产的持有者最终因资不抵债而破产,演变为经济危机。当年的日本、东南亚都曾经经历过这一过程。
不过中国央行外汇储备极其雄厚,不大可能发生这种情况。而且城镇化和棚改政策,以及房价是建立在刚需基础上的分析也不断支持着房价上涨。于是中国出现了世界经济上很罕见的一幕:资本大量外逃,房价却反而上升。在股灾之后,大量股民又重新回到楼市,而且不断也有媒体和专家站出来表示房价将迎来上涨。
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楼市的风险。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的资本外流已经变成全方位的。一方面,除了外资在撤离,比如日企纷纷转移到东南亚之外,大型国企、民营企业、甚至个人也在积极转向海外投资,抛售手上不良资产,加速海外布局。另一方面,中国除了狭义的资本外流,广义上的人力资源,特别是优质人力资源也在纷纷流向国外。这既包括了高收入群体和权贵阶层,也包括了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级技术的新兴中产阶层,这种外流对于中国高端房价的保值是十分不利的。
而单纯依靠刚需群体很难支撑起房价,或者在房价下跌的过程中入市止跌。中国刚需群体最大的特征无非两点:人多、钱少。中国现在的房价早就超过了刚需群体可以承受的范畴,因此他们是无非给予房价太多支撑的。大量存在的投机群体更是只会追涨杀跌,在资本外流面前完全没有抵抗力,抛售房产只在片刻之间。
当然,人民币出现跌势是刚发生的事,固定资产转化为货币进行资本外流需要一定的周期,房价不可能说降就降。对照日本和泰国的历史来看,在汇率出现接连下跌之后,大约三个月左右房价将迎来巨大振幅,考虑到中国在住房交易上有政策性控制,这一时间可能会拉长到半年左右,前提是人民币汇率下跌的情况没有改变。
因此,中国楼市实际上在人民币贬值,和持续贬值的预期下已经到了危机边缘。再加上不动产统一联网登记在即,房产税也提上了日程,热钱大量流出无法避免,红红火火了多年的楼市这一次真的危险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