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玄机:去杠杆论调不再

来源: 2015-08-10 23:09:27

  中投证券报告称,中国央行上周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暗藏玄机: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去杠杆”论调不再。  中国人民银行上周五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稳健货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将继 ...

  中投证券报告称,中国央行[微博]上周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暗藏玄机: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去杠杆”论调不再。

  中国人民银行[微博]上周五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稳健货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本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最值得关注的是,“去杠杆”论调不再,中投证券在今日的研报中指出。

  如下图所示,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出现的部分陈述在二季度被系统的删除,这些陈述包括“要防止过度‘放水’固化结构扭曲、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目前各类货币政策工具都有较大的空间,能够有效调节和供给流动性,无须以量化宽松的方式大幅扩张流动性水平”。

  这种防止过度放水、避免杠杆推升的措辞,始自于2014年3季度,在2014~2015年一季度之间,宏观调控当局的基调是以控制杠杆增长为主。

图表1图表1

  中投证券推测称,自2013年年中的“降杠杆”调控思路,导致货币派生能力明显下降,而2015年年中前后发生的,股灾也使股市给经济输血的能力大幅降低,借用股市?“去杠杆”的可能性也有所下降。在借助影子金融无望,地方政府融资能力被关进笼子里的当下,避免经济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断崖式下跌只能通过再杠杆的过程完成。这也意味着“稳增长”发力或超预期。

  海通证券(17.701.217.34%)也注意到央行删除了上述一季度的报告仍在使用措辞。但该券商认为,央行强调“货币政策要发挥作用,仍需通过改革释放增长潜力,培育和形成新的内生增长点”,意在指出货币政策独木难支,仍需改革创新等政策配合。

  本期报告的另一个亮点是对公开市场操作(OMO)开辟专栏进行解读。在解读中,央行将OMO解读为央行主动操作的、公开透明的、流动性调节的常规手段,并透露了央行OMO操作的一些技术细节,比如在降准之后的货币回笼操作,税收缴交、节日现金需求上升的货币投放操作等,并认为,OMO的资金投放回笼,只是流动性调节的手段,并非代表货币政策方向转变。

  但是中投证券表示,尽管OMO资金投放和回笼政策信号意义不强,但是其中标利率仍值得持续跟踪,毕竟OMO的招投标利率在今年看来,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风向标。如是,则OMO利率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和可能。据其推测,OMO的7天回购利率第一步将降至2%左右。

图表9图表9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