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秦皇岛楼市的上半场比赛已结束,楼市利好政策的支持犹如一针兴奋剂,购房者的热情被空前点燃,开发商的市场信心重新建立,随着楼市成交量的逐月攀升,秦皇岛楼市元气大大恢复。7月份是下半年的第一个月,下半 ...
目前,秦皇岛楼市的上半场比赛已结束,楼市利好政策的支持犹如一针兴奋剂,购房者的热情被空前点燃,开发商的市场信心重新建立,随着楼市成交量的逐月攀升,秦皇岛楼市元气大大恢复。7月份是下半年的第一个月,下半场秦皇岛楼市表现如何?能否能够再接再励?
成交创新高:成交同比涨幅接近翻番
根据秦皇岛市房产局提供的市场数据,7月秦皇岛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为26.8万平米,环比基本持平。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 26.05万平米,环比增长0.81%,同比增长94.55%,成交量再创2015年新高,同比涨幅几近翻番,相比2014年楼市的低迷,今年的楼市呈现出稳步回升的态势。
在成交套数方面,7月秦皇岛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达2537套,去6月份的成交套数仅多出3套。其中80-100㎡户型区间的住宅成交套数最高,达1016 套;100-120㎡户型区间的住宅成交套数达606套;120-144㎡户型区间的住宅成交套数为473套;60-80㎡以下户型区间的住宅成交套数达193套;60㎡以下户型区间的住宅成交套数为130套;144-180㎡以下和180㎡以上户型区间的住宅成交套数分别为93套和26套。
市房产局数据显示,7月份二手住房成交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成交面积、套数同比、环比下跌。7月份,二手住宅成交面积4.54万平方米,环比下跌58.88%,同比增17.62%;二手住宅成交套数565套,环比下跌61.88%,同比增长14.37%;二手住宅成交金额2.35亿元,环比下跌63%,同比增长5.56%。
7月份秦皇岛商品住房价格稍有回落,均价5413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下跌3.17%,同比跌幅则达10.43%,秦皇岛房价依然处在低谷,暂时还看不到房价上涨的拐点。
开盘必特价:暑期开发商加大推盘力度
楼市暑期旺季,秦皇岛房企开始加大推盘力度,7月份秦皇岛楼市新增供应量大涨。7月,城市区商品房批准预售20.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5.79%,环比增长138.93%。其中商品住房20.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0.08%,环比增长148.87%。
开发商疯狂推盘的同时,优惠力度也很给力,几乎所有的房源都有不同程度的折扣。如今,“开盘必特价”的口号早已不是恒大的专利,大部分开发商对价格战早已熟捻于心,在现在的楼市环境下,“开盘无特价”才是另类之举。
根据搜狐焦点秦皇岛站的监测,7月份秦皇岛至少有10个楼盘开盘加推房源,南岭春天里、岸上澜湾、恒大城、万科假日风景等楼盘加推房源,并且均推出不同程度的优惠折扣。南岭春天里推出“1万抵4万”、“0元购房”首付分期的活动;恒大城推出86折的购房优惠,最高优惠20万/套;岸上澜湾推出特价房,其中三居交1.5万享75折,两居交1万享75折优惠。
在房企大肆渲染房源便宜、抄底买房概念的同时,“无折扣不买房”成为购房者当前入市时的普遍心理,而开发商则只有无奈的心情。
供需趋稳定:未来房价将保持平稳态势
7月市场供应出现增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受上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影响,秦皇岛房企对市场预期信心回升,同时为利用暑期外地客户购买的时机,增加上市供应。对于旅游地产项目,7.8月份意味着一年中的黄金销售期,对房企冲刺全年销售目标有有重要的意义。
上半年秦皇岛楼市成交一直保持增势,但进入到6月份,增幅逐渐收窄。业内人人士表示,7月楼市成交同比涨幅较大,环比微涨,成交价格已经连续八个月处于同一价格区间,说明当前房价已经进入稳定期。
另外,秦皇岛楼市的供需关系趋于正常,2015年以来秦皇岛楼市库存持续下降。即使7月新建商品房批准上市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但相比当月26.81万平方米的楼市成交量,供需关系仍是处于稳定态势。
在二手房成交方面,今年 4-6月份,秦皇岛二手房交易持续活跃,在政策性需求经过集中释放后,7月营业税“5改2”政策影响效应逐渐减弱,趋于稳定。
对于秦皇岛楼市未来的走势,秦皇岛市房产局通过对1-7月市场数据的分析认为,秦皇岛新建商品房“控制增量、消化库存”的主旋律得到强有力执行,7月市场供应抬头、成交量价双升,整体市场趋于稳定和成熟。未来一段时期,新建商品房供应会根据市场情况出现波动性变化,成交规模渐趋稳定,成交价格会因区位、品质或项目存量情况出现分化,但整体平均成交价格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