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民营征信机构“大考”刚过“小考”将至

来源: 2015-07-15 23:56:45

相关征信机构负责人表示,何时发放牌照目前还没有明确时间。征信涉及面很广,同时也有风险存在的可能性,所以必须谨慎。对征信机构来说,也许“大考”已过,但未来将会“小考”不断。个人征信市场化的闸门即将开启, ...

相关征信机构负责人表示,何时发放牌照目前还没有明确时间。征信涉及面很广,同时也有风险存在的可能性,所以必须谨慎。对征信机构来说,也许“大考”已过,但未来将会“小考”不断。

个人征信市场化的闸门即将开启,外界热切关注长达6个月的“大考”结果如何。

发放牌照具体时间未定

今年1月5日,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考拉征信、华道征信8家民营征信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6个月。时隔半年,这些机构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征信产品,市场上也传出上述8家机构可能全部获得牌照的积极信号。

上述几家征信机构的负责人均对记者表示,何时发放牌照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大家对征信行业的关注是好事,但不必过度解读监管层意图。“征信涉及的面很广,另外也有风险存在的可能性,所以必须谨慎。”其中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发放牌照之前有流程要走,监管部门也要对8家征信机构充分考核之后才能下定论。

个人征信业务需扩容

不过,伴随着对企业的准备情况、公司的架构、章程、数据来源、信息的可信度、数据模型的搭建、业务的合规性等方面在内的6个月“大考”结束,对民营征信机构发放牌照也将提速。而开放资质达标的企业进场,也符合当下我国金融业及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国内情况来看,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中收录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约3.4亿人,不足总人口的1/4。有数据预测,中国个人征信市场空间为1030亿元,而目前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的总规模为20亿元,前者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上述客观条件决定了未来我国个人征信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另外,以征信体系高度成熟的美国为例,其征信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5%,其中商业征信公司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相较于我国征信领域仅有两部条例,美国个人征信行业已有17部法律保驾护航。因此,我国征信行业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避免同质化竞争

需要强调的是,同属民营的8家征信机构,均会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来构建征信系统,这也符合当下我国不断上升的网民数量、消费场景多样化以及数据的实时性现状。从此前推出的产品及官方消息来看,8家征信机构的侧重点不同,竞争没有同质化。例如华道征信推出猪猪分,侧重应用于租房领域;商户可以在拉卡拉微信商服平台查询自己的考拉分,进而直接向拉卡拉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信用贷款;腾讯征信也已和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开展合作,浦发信用卡中心将接入腾讯征信信用评分、反欺诈等征信产品;而阿里巴巴旗下的芝麻信用推出了个人信用评分芝麻分,使用覆盖面较广,在出行、住宿、个人消费贷款以及申请护照方面均有涉及。民营征信机构不仅把自己的信用分数在理财借贷等金融领域大展拳脚,同时也正在向衣食住行以及更多的金融外场景逐渐拓展。

“一开始大家其实就知道自己将朝着哪个方向去挖掘征信数据,知道这些数据适合做什么。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适合所有的机构去挖掘,深耕不同领域是机构合理的选择,也是监管部门所希望看到的,有利于行业良性竞争及满足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另一位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征信行业的竞争并不是盲目的。而对于市场上热议的征信业将“百花齐放”的观点,几家征信机构负责人均表示不敢苟同。上述负责人表示,美国20世纪50年代因过度开放市场导致乱象丛生,甚至一度增加到2000多家机构。我国目前的确存在供给不足问题,但爆发式增长不一定代表行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企业的逐利性会导致其在某一领域的集中度过高,同时忽略一些领域。另外,个人征信本身和个人隐私息息相关,所以对机构的专业性要求很高,不是所有人都有权利去拿数据,也不是所有数据都值得利用。”

对各种因素的考量使得征信行业将迎来“稳步”发展的前景。不过,正如所有行业的发展一样,更多问题将投射到征信业。例如,单靠某一机构线上积累的数据是否偏颇,未来能否将多家机构数据整合,或者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以解决数据源有限、选取维度较为单一的问题。另外,应用场景如何进一步拓展、法律法规如何在保证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同时给征信机构更多发展空间,都是市场需要探究的。“虽然也许"大考"已过,但对于征信机构来说,未来将是"小考"不断。”上述负责人说。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