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钢铁业重压之下分化明显:部分企业面临出局

来源: 2015-07-14 22:11:59

   上半年,我国钢铁业持续承压运行,企业之间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一批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提质增效力度加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钢材(2002,-16.00,-0.79%)综合价格指数从去年底的83.09 ...

   上半年,我国钢铁业持续承压运行,企业之间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一批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提质增效力度加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钢材(2002-16.00-0.79%)综合价格指数从去年底的83.09点跌至今年6月末的66.69点,持续突破有指数记录以来的低点,高达19.7%的降幅也超过了去年全年16.2%的降幅。与此同时,粗钢产量、消费量双双下降。

   由于面临需求下降和供应过剩矛盾交织的严峻局面,钢铁业运行难度加大。今年1至5月份,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万亿元,同比下降16.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为5.28亿元,而主营业务亏损164.81亿元,增亏103.61亿元。

   面对当前困难,钢铁企业经营状况已出现明显分化。上半年,东部沿海、沿江企业的效益要好于内陆及西部地区的企业,在当前进口铁矿石价格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东部沿海沿江的企业优势更加明显。与此同时,钢企之间效益分化加剧,一部分企业面对困难局面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有一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少数企业生存难以为继,面临出局的危险。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效益越好的企业提质增效力度越大,效益越差的企业提质增效力度越小。仅炼钢生铁制造成本一项,企业间的差距每吨就高达500元至900元;效益好的企业吨钢盈利超过200元,效益差的企业吨钢亏损超过1000元;在劳动生产率方面,部分企业年人均产钢量在1000吨左右,年人均钢材销售收入高达三四百万元,而有些企业年人均产钢量不足200吨,年人均钢材销售收入只有四五十万元。

   一批企业转变思路、苦练内功、创新突围,形成了值得全行业学习的好做法、好经验。比如,有的钢企品牌及质量优势明显,单品售价可以高于其他企业2000多元;有的钢企经过长期的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取得较好效益;有的钢企持续降本增效,取得了全生产要素效益最大化。

   在遭遇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产品价格“跌跌不休”、企业大面积亏损等问题的情况下,钢铁业下半年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基本可以判断,行业触底回升仍需时日,唯一的出路在于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钢协会长张广宁近日表示,钢铁企业负责人不要过多纠结于短期的困难与得失,要认识到结构调整必将伴随着痛苦的探索和挣扎过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棒接一棒地持续推进,直到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

   钢铁业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持续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在稳定行业基本面的同时,抓住企业分化的契机促优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优胜劣汰、推进兼并重组。政府方面也需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升级,实现创新驱动。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努力形成若干具有一流产品、一流技术、一流环境和一流管理的世界一流企业,千方百计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实现由大到强转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