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互联网金融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中国征信市场可能只需要5年就会初具规模。金融搜索平台融360联合创始人、CEO叶大清日前对记者做了上述判断。 在7月12日由非官方智库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互联 ...
由于互联网金融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中国征信市场可能只需要5年就会初具规模。金融搜索平台融360联合创始人、CEO叶大清日前对记者做了上述判断。
在7月12日由非官方智库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叶大清也发表了上述看法。他认为,目前正在逐渐形成央行征信中心、腾讯和阿里三大基于各自大数据的征信阵营和多个互联网垂直平台为主的实力派系,他希望在征信领域能做到资源互补,共同将征信这一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服务做好。
叶大清分析认为,假如信用数据能够共享,现在信用数据的孤岛就会变得非常连续。比如一笔贷款的具体花费情况,都会留存在云空间里,组成整个信用轨迹。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都积累了这样大量、连续、高频的数据库。
目前大数据征信最大的困难就是数据的全面性。各家数据一定是一个相互补充的关系,单靠某一方面的数据就会出现偏颇。支付宝、淘宝等是芝麻信用的抓取平台;微信、京东则很可能成为微众银行的基础,只有相互印证才有价值。
叶大清认为,至少目前征信领域的数据合作气氛非常不错。在商业领域信用是最基础的东西,开放出去,输送给不同的机构、个人和不同的商业形态,让有诚信的人可享受更低的服务门槛和成本。
以在线贷款业务为主的融360采用了数据开放合作的态度,在6月份先后已经与8家商业征信机构全部达成合作,进行数据上的互补。同时,公司也同全球最大征信机构Experian(益博睿)建立了合作使用其数据模型和方法论。但是不同于开放的芝麻信用,融360对用户的信用评级并不会对用户开放。叶大清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用户人为去影响分值。融360拥有丰富的用户借贷行为数据,再结合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考拉征信等征信机构的个人信用数据,就可以直接在一个名为“天机”的大数据风控系统算出放贷金额。一个5万元的短期借款,只需要用户授权读取其相关数据,而不必再通过复杂的见面和人工审核,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叶大清认为,未来每个消费者都会有自己的信用值,每个消费者也会小心呵护自己的信用值,这将是信用社会建成的标志。他乐观地估计,征信市场的初步建成只需要5年,这是因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火热,从国家到业界都在积极推动,大大缩短了进程。他表示征信市场的健康成长,会直接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老百姓(603883,股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望得到大幅度改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被视为中国在金融领域“弯道超车”,赶上欧美日发达国家的重大机遇。7月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则进一步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开始正式升级为国家重点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