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三农”处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弱势地位,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弱质产业地位固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但也与农村金融环境密切相关。究其根源,就在于当前农村信用建设远远滞后于金融形势的发展。 2015 ...
长期以来,“三农”处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弱势地位,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弱质产业地位固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但也与农村金融环境密切相关。究其根源,就在于当前农村信用建设远远滞后于金融形势的发展。
2015年,我省开展了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基础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普惠金融“村村通”工程,通过建设信用体系着力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工作。按照省政府的部署,相关部门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区域全覆盖、业务全覆盖、人群全覆盖。在全省(除深圳外)行政村实现“三通”:信用通、站点通、服务通。截至今年5月份,已有超过百万农户信息录入到征信中心。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实习生 成洁
农户信用信息录入在全省铺开
在阳山县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中,把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纳入重点,旨在通过净化金融信用环境,为更多、更好地吸纳金融资源聚集、回流农村夯实基础,而农户信用数据库则是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
“为了做好农户信用建档入库工作,我们专门安排客户经理,协助政府、村委录入采集到的试点乡镇的农户信息,共办理农户信用建档3260户,占全县农户信用建档户数的30.17%。”农业银行(601288,股吧)阳山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通过录入农户信用信息“小数据”,银行贷款工作比以前更好做了。
农行阳山支行相关负责人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有效增强了当地群众的信用意识,为今后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评选奠定基础,同时一定程度上为银行发放农户贷款简化了程序,节约了放贷成本,提高了放贷效率,可以更便捷地把资金放到真正有需要、有信用的农户手中。
去年以来,连州市73万户农户中完成信息采集的约51.7万户,完成全市农户信息采集工作的71%,录入信息42.2万户,完成全市农户信息录入的58%,使用征信系统的金融机构增至31家。人民银行连州市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农户信用信息已经实现连州市所有银行机构共享互通、实时查询。至2015年6月,全市将完成80%以上的农户信息录入工作。
据透露,清远还在推动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全市共完成“信用村”建设80个,认定“信用户”107256个。其中,英德市建成信用村67个,认定信用户约1.5万户;连州市建成信用村12个,认定信用户超过9.2万户。目前清远市县级综合征信中心全部建成,并已基本投入使用。
广东银监局向记者透露,至2015年5月末,全省(除深圳)共有18个县(市、区)启动了信用村建设,投入资金1507万元;启动建设信用村1765个,已创建信用村1375个,认定信用户24.7万户。19个县(市、区)启动县级综合征信中心建设,共投入资金320万元,建成使用9个县级综合征信中心,录入居民信息117万条、企业或个体户信息5.1万条。
银行将农户征信纳入信贷审批
事实上,目前不少金融机构已经将农户信用信息纳入了信贷审批流程,对信用评级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誉好的农户,实行“贷款优先、额度放宽、手续简便、利率下浮”优惠措施。
为充分利用农户诚信系统的评级成果,梅州去年开始在全市推广统一标准的信用村(镇、县)统一评选,探索“信用评级+担保+土地承包经营权+家庭农场”“信用评级+担保+林权+专业合作社”“信用评级+担保+农业龙头企业+关联农户”等信用嵌入融资模式,开展“整体批发、集中授信”业务,让信用信息真正转化成促进融资的生产力。
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透露,梅州市农户诚信信息服务系统囊括144个信息指标。将每个指标进行量化后,农户信用信息被划分成A+、A、A-至C等七个信用等级,通过信息录入、信息评级、信息查询、信息共享,与银行信贷产品创新和社会管理等功能进行对接。农户到银行贷款审批流程简便,无需汽车、房产、债券作抵押,采用多户联保形式,只要信用好,家庭成员法纪观念强,邻里关系和睦,尊老爱幼,孝顺老人,没有不良嗜好和不良行为,村委会及村民对其评价较好,就可向所在地银行提交创业项目评审与贷款申请,最高授信额度可达15万元。
“之前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要走村串户,时间长,掌握的信息也不全面。有了乡村金融服务站,依托本村的工作人员对当地熟悉程度,采集更新的农户评级信息更加及时准确,而且评级结果还要在全村公示监督,确保了农户信息的准确性,贷款发放也更方便、更快捷了。”梅县客家村镇银行三农部经理曾维君如是说。
根据农户信用评级,信用等级高,贷款额度相应也高,村民们也体会到信用就是“财富”,信用就是“生产力”。“依托良好的信用评级,一些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获得了贷款融资,催生了一批精致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目前,大黄村已然是金柚种植和流通专业村,种植柚果超2000亩,年产量约1800万斤,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
去年三季度末,梅州农户贷款余额94.69亿元,比2010年增长89.57%。县域贷款余额达292.68亿元,比2010年增长88.32%;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96.55亿元,比2010年增长51.2%。梅州特色农业基地面积达到300万亩,农业龙头企业321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培育出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茗茶等地域性名优特农产品(000061,股吧)。
“政银保”模式共担风险降低利率
有了信用评级,政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也开始嵌入到农村贷款业务中,形成采集、评级、授信、贷款、风险补偿良性循环机制,逐渐建起一个广覆盖、多维度、普受益的农村信用体系大网络。
去年,梅州辖区6县(市)2区全部由财政出资设立了500万元—1000万元的补偿基金,对“一好两有”(信用状况好、有创业需求、有发展前景)的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贷款担保,对其利息进行一定补贴,有效降低涉农金融服务风险。
农行阳山支行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农业风险高,自然灾害易发生,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缺乏保障等问题。目前依托征信系统逐步建立的基础,联手县政府和保险公司,由县政府以管理或成立的担保基金向符合担保条件的优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种养专业户等提供贷款担保,由保险公司对贷款户的贷款本金提供保证保险,银行可以更放心倾斜信贷资源向符合规定的农户和企业提供贷款。据了解,目前农行这种引入第三方保险公司的“政银保”模式已发放贷款45笔、金额225万元。
阳山县七拱镇西连村的种植户丘水清就是这种“政银保”合作新模式的受益者。去年4月,他从阳山农行获得政银保小额贷款5万元作为周转资金,为他种植的38亩柑桔注入了金融“活水”。“政银保通过三方合作的方式,可以逐渐改善农户信用环境,也解决了小农贷款缺乏抵押物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农户融资成本。”阳山县委副书记张焕明表示。
在有效掌握农户信用信息的基础上,银行机构与政府合作解决农户贷款难题的创新举措并不限于此,引入第三方保险公司的“政银保”模式更具风险共担特质和市场普适性。
据了解,目前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阳山已经开展创新试点,倡议由县政府以管理或成立的担保基金向符合担保条件的优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种养专业户等提供贷款担保,由保险公司对贷款户的贷款本金提供保证保险,银行则为符合规定的农户和企业提供贷款。
去年底,农业银行、阳山县政府、保险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协议,目前已发放贷款33笔、金额165万元。阳山县七拱镇西连村的种植户丘水清就是这种“政银保”合作新模式的受益者。
专家
建设良好信用环境是
农村金融改革的基础
事实上,今年年初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意见》中,也提到,要完善农村信用信息征集体系,建立县级征信平台,多方收集并整合农户信用信息资源。并要求与全省信用信息系统相连接,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以此推动有信贷需求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共享信用信息。此外,意见还提出发展农村第三方信用评价服务。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分析认为,当前广东二元经济结构仍较为突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分化明显,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间发展差距也较大,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出台更多鼓励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扶持手段,能够有助于吸引雄厚的民间资本进入广东农村地区,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四两拨千斤,逐步消除广东目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
广东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曹剑辉表示,《关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意见》中反复强调了把建设良好信用环境作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基础工作,通过建设信用体系着力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曹剑辉表示,以建设信用体系为基础,加大探索创新涉农贷款抵质押方式的创新力度,这对于有效解决农村产权、林权确权登记难,都将有重大的帮助。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