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中债资信:三部委再祭煤炭新规 遏制煤炭超采

来源:网络 2015-06-16 14:33:11

  观点简述:  2015年6月3日发改委联合能源局、煤矿安监局对外发布了《关于落实违法违规煤矿煤炭相关治理措施的通知》,这是2015年以来继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的《关于严格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通知》 ...

  观点简述:

  2015年6月3日发改委联合能源局、煤矿安监局对外发布了《关于落实违法违规煤矿煤炭相关治理措施的通知》,这是2015年以来继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的《关于严格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通知》和《做好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又一项整顿煤炭市场秩序的新政策,此通知涉及内容主要包括遏制煤炭超采、鼓励电煤签订长协合同、审慎办理违法违规煤矿煤炭运输等。综合看,其核心点在于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市场秩序,调整市场供需结构。

  政策是在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且煤价2015年以来仍在下跌,行业利润大幅缩水的背景下出台的。截至2015年5月末,秦皇岛5500K动力煤价格较年初下降110元/吨至410元/吨。受煤炭价格下降影响,煤炭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2015年1~4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2.97%至8,167.15亿元,利润总额为154.08亿元,同比下降61.60%。

  政策从产、运、销的全产业链着手控制煤炭超采,政策力度很大,并为政策实施作出了相应的机制安排。考虑中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超采现象,若能严格控制超采,降低供给,对于调整供需格局、进而提升煤价有正面影响,但政策实施具有不确定性,最终对煤价的提升程度依赖政策执行力度。

  2015年6月3日发改委联合能源局、煤矿安监局对外发布了《关于落实违法违规煤矿煤炭相关治理措施的通知》,此政策是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2015年5月7日发布的《关于严格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通知》和《做好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的配套政策,政策明确了遏制超采的具体措施,加强遏制煤炭超采政策执行力度。

  政策是在煤炭行业产能过剩、2015年一季度煤炭价格继续下跌、行业整体利润仍在大幅收缩的背景下出台

  截至2014年底我国煤炭现有产能约40亿吨,在建产能10亿吨左右,而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量才35.1亿吨,现有产能已经过剩约5亿吨,产能过剩比较突出。由于产能过剩,2012年来煤炭行业持续景气低迷,煤价一再走低。2015年以来,煤炭价格延续下跌态势,煤企利润总额大幅下降。截至2015年5月末,秦皇岛5500K动力煤价格较年初下降110元/吨至410元/吨,2015年1~4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2.97%至8,167.15亿元,利润总额为154.08亿元,同比下降61.60%。

  该政策从产、运、销的全产业链着手控制煤炭超采,对降低供给、调整供需格局有正面影响,但对煤价的提升程度依赖政策执行力度

  此次控制政策是近年来最大力度的控制超采政策,并且为实际执行考虑了机制安排。一方面,监督管理措施涵盖煤炭生产、煤炭运输、煤炭销售的全产业链环节,包括全面核查、通告运输部门和贸易商、推进电煤长协合同等等。另一方面,较2015年5月份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政策的发布单位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看,此次,6月新政牵头单位增加了国家发改委。此外,明确了省级人民政府作为关闭“属停产整改范围但拒不停产整改、擅自组织生产的”煤炭企业的责任主体。

  据公开数据,煤炭行业超采达数亿吨,数亿吨的产量减少对于供需关系有一定影响,因此此次政策的出台对于降低煤炭供给,缓解供需矛盾进有正面影响,但政策的执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该政策对煤价的提升程度依赖政策执行力度。我国煤炭企业数量众多,企业控制产量与否的行为类似经济学中的囚徒困境,在价格一定的背景下,众多企业难以自发达成控制产量在合理水平进而产销均衡的一致行动,单个煤炭企业有提高产量进而获取相对较多的利润和现金的内在动力,这也是煤炭企业目前普遍超采的内在原因。因此,遏制超采政策的实施需要对超过合理水平、破坏均衡的企业实施惩罚,该惩罚需使得超采更不经济,进而众多企业达成控制产量在合理水平的一致行为。但目前,地方政府尤其是煤炭行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较大的产煤大省本就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主要煤炭企业也多为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的重要成员,相关省政府可能很难严厉惩罚违规煤炭企业,该政策的执行力度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