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网综合报道】6月6日是网络“信用日”,芝麻信用在北京、杭州两地试验“无人超市”。超市里没有营业员,购物、付款全部由顾客自助完成。付不付钱、付多少钱全由顾客自己决定,就算有人拿了东西就走人也不会受 ...
【中国商网综合报道】6月6日是网络“信用日”,芝麻信用在北京、杭州两地试验“无人超市”。超市里没有营业员,购物、付款全部由顾客自助完成。付不付钱、付多少钱全由顾客自己决定,就算有人拿了东西就走人也不会受到任何阻拦。在北京的一次“无人超市”实验中,有三名女性拿走昂贵的货物,没付钱;还有人往返好几次,拿走数袋价值不菲的烟酒,只支付了十元钱。组织者表示,由于是一次诚信测试,将不会对这些人追责。
深夜还来的5元钱
24小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周六上午10时起,在记者停留的两个多小时里,通过进店观察和透过摄影机捕捉,粗略统计后有近40名市民先后进店,绝大多数顾客都顺利自助付款。
位于万豪中心一层的这间便利店面积并不大,有五六排货架,摆设着一些日常用品和饮料零食。上午10点半,一位不到10岁大的小朋友手里攥着妈妈给的12元钱,认认真真研究了好一阵子货架上的商品标签。原来,这是打算周末出行的一家三口,路过便利店购买一点零食,进店后妈妈发现店内自助购物,直接把自主权交给了孩子。
拿上一袋糖果,加上一瓶矿泉水,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反复算了几遍加法,得出了9.6元的价格。他踮起脚尖把一张10元纸币塞进放置在桌上比他还高的收银盒里,拉着妈妈的手出了店门。
便利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在周六晚上11点过后,当他们在关门盘点商品时,一位外国顾客特意赶了过来。原来他发现白天自己在这个“无人超市”少付了5元钱,所以深夜回到超市坚持要把钱补上。
除了直接支付现金外,现场还设置了手机支付方式。算好自己需要支付的价格,顾客只需要扫描一个支付宝的付款二维码就可以直接结账。可由于大厦内的网络信号不佳,不少试图手机付款的市民都在网络信号上“卡壳”了。“我帮你付好了。”看着排在她前面的一位同龄人反复在和手机较劲,脖子上挂着大厦里一家公司工牌的女孩热心地说。在记者停留的这段时间里,三三两两来购物的伙伴们互助付款并不少见。
拍下10块钱抄走烟酒
然而“无人超市”的真正考验,出现在了下午。
“当时有点蒙了。”回忆起周六下午的情形,一位当时隐身操作间的工作人员还有些心有余悸。
下午3时左右,三位男性顾客进入店中,在收银台的桌上拍下一张10元纸币,转身就拿起了柜台后价格较高的烟酒商品。“其实我们前一天有考虑过要不要把烟酒收起来,毕竟价格贵,减少些风险。”这位工作人员说,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客观呈现便利店的现状。
除了有些挑衅的“10块钱事件”外,“白拿”同样出现。“有人把袋子装满了,转身就走。”工作人员对此无可奈何。
这是芝麻信用联合相关便利店开展的一次“信用日”社会实践活动,在6月6日这一天,北京和杭州都会有一间便利店化身“无人超市”,店内不留任何工作人员,不干涉便利店内发生的任何事情。
昨日,芝麻信用公布了杭州一日“无人超市”的最终账单,华润万家的Vango便利店在盘点商品后发现,6日当天总共卖出了1.67万元的商品,收到顾客的自助付款大约是1.37万元,应收账款和实际收款相差了3000元,付款率达82%。
“极个别人‘不付钱’或者‘没付够钱’,但那只是个别小插曲。” 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滔这样总结道,但并未公布北京全时便利店的最终账单。
个人征信系统仍待完善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看来,无人超市、无人收银的模式在国外已有实践,顾客购物之后无需排队自己可在无人柜台自助结账,不仅方便,也降低了超市的人力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
“但这一模式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无人超市的试运营出现波折,有着客观现实条件,我们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提高每一个参与者的违约成本。”王晋斌说,比对美国和欧盟国家,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此前个人征信主要由央行主导。
今年1月5日,央行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获批资格的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这其中就包含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王晋斌表示,更多维度的数据加入将有助于个人征信系统进一步完善,但在实际操作时仍需要严格注意企业的风控能力。
“在网上购物以后是否会及时收货,手机号、收货地址是否经常变更,这些细节都是我们信用分值的评价标准。”阿里旗下的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介绍。
只是商家宣传噱头?
事实上,“无人超市”并非新鲜事物,之前部分地方也曾出现过,但都未能持续经营下去,均因自觉全额付款的人占比少,导致“无人超市”入不敷出。虽然也有部分地方出现过持续多年的“无人摊”、“无人报亭”等,但其能够长期存在下去,主要是商品价值小、摊位偏僻、服务对象为街坊等因素,在熟人社会的环境下,违反诚信的成本较大,一般而言,人们也犯不着为了几块钱,损害到自己的信誉。而“无人超市”则不同,其服务对象不固定,商品价值相对较高,完全依赖于消费者的自觉意识,在市民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诚信测试基本就是失败结局。
可见,在芝麻信用“无人超市”诚信测试活动中,出现部分消费者不付钱,或者未足额付款的情况,乃是在意料之中的,如果真的出现人人足额付款的结果,反而会超出公众预期了。而且,由于举办方事先就已经发布活动规则,“是否付钱、付多少钱都由顾客自己决定”,那么这些消费者也不能算是违反规则,只是看上去没那么美好罢了。更何况,诚信测试本身就是在挑战人性底线,跟诱惑的强度有关系,而人性不可测试,则早就是被无数次验证过的事实。
显然,“无人超市”诚信测试可能只是商业宣传噱头,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推广企业的相关业务,至于因未足额付款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其所引发的舆论围观效应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