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违约风险有赖地方政府严格落实 国家发改委放宽4个专项债发行刚过去不久,近日又拟对企业债发行进行“松绑”。 据悉,发改委的一份有关降低企业债发行门槛的通知稿引起了市场关注。通知为征求意见稿, ...
降低违约风险有赖地方政府严格落实
国家发改委放宽4个专项债发行刚过去不久,近日又拟对企业债发行进行“松绑”。
据悉,发改委的一份有关降低企业债发行门槛的通知稿引起了市场关注。通知为征求意见稿,而一些地方发改委已证实确实收到了该意见稿。
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发改委拟对为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等项目发债融资的优质企业降低门槛,发债企业相关数量指标不受限制。
除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融资外,意见稿中对发债企业数量的规定格外引人关注。
其中规定,在发债募集基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条件下,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所属城投企业,每年发行企业债券不超过4只,地级市所属城投企业每年发行企业债券不超过2只;经济总量较大、综合财力较强的百强县(县级市)所属县域城投企业,每年发行不超过2只企业债券。
显然,放开省、市、县级发债企业数量限制以后,发债企业数量将大幅上升。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降低企业债门槛后,未来城投债供给有可能上升。”中信建投宏观债券分析师季伟杰指出,现在包括资产证券化、项目收益债以及企业债等方面政策都在放松,都处在“加杠杆”的过程中。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是否会加剧债券违约的风险?
在季伟杰看来,降低企业发债门槛确实有加剧违约风险的可能,但是风险在未来。他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道:“稳增长要靠基建,而基建有赖地方政府,但对地方政府来说资金是个大问题,加之未来地方债置换要加速,这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地方政府资金的问题。各项‘加杠杆’和宽松的政策短期内降低了违约的风险,让风险暴露延后。尤其是在稳增长、控风险的大背景下,所以我认为今年的风险暴露不会有超预期的表现,只有零散的个别公司会有一些违约事件出现。”
事实上,为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去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即“43号文”),明确要求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
对此,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奇霖指出,“43号文”取消了政府担保,在土地价格下行的情况下,寻找有收益的项目成为难题。“我觉得既然城投取消了政府担保,资质适当下沉让企业能够获得资金是应该的。”同时,他也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是否会加剧违约风险取决于项目。
不过,记者了解到,意见稿规定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六大领域消费工程项目融资。同时要求可以适度提高区域经济和债券风险迹象预警线。属于一般生产经营类,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市场化运营的企业发行债券,不与地方政府债务率挂钩。并且将本区域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余额一般不超过上年度GDP8%的预警线提高到12%。
“重点支持七大类投资项目的规定,主要目的是尽量规避一些风险,避免资金流入传统几个过剩的行业中去。”季伟杰告诉记者。但他也提醒,政策的目的是引导往七大类投资项目进行投资,但是实际效果怎样则是另外一个问题。钱到了地方政府怎么兼顾,最终还得看地方政府的落实。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