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2日报道 外媒称,11月是商场交际高峰季,对于新加坡商人凯文来说,他的公司仅在上半个月就接待了两批来自中国的官员考察团。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日以《与基层官员共同成长》为题发表文章 ...
参考消息网12月2日报道 外媒称,11月是商场交际高峰季,对于新加坡商人凯文来说,他的公司仅在上半个月就接待了两批来自中国的官员考察团。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日以《与基层官员共同成长》为题发表文章称,一个是和他在中国某地项目有间接关联的开发区考察团,团中最高级别官员是开发区下辖的某局助理局长;另一个则是凯文所在行业的中央官员和学者代表团,带队的是某司处长。
自从凯文十多年前开始到中国拓展生意后,这类考察团随着公司业务扩展变得多起来,有时每个月至少一个。当然,中央去年严格控制官员出国考察后,这样的接待有所减少。
凯文和其他外企高管曾粗略估算,通过接待这样的考察团而促成直接生意往来不多,且有时因为官员的级别不高,未必能在招商引资上给予很大优惠。
不过只要公司能配合到访考察团的行程,凯文都会亲自或嘱咐公司高管接待,也不介意宴请来访者。
至于后期回报,凯文觉得不必计算得失,做生意不能只索取,也不能不投入就问能收获多少。他还一直跟同事们说,不要因来访的官员级别低就不认真接待,多接待一个考察团多认识一个官员,未来大家有缘再会,到时自己的企业壮大了,小官晋升了,机会或许在未来。
社会是现实的。尽管官商关系受中共反腐风暴影响,建立和维护的方式有微妙变化,不过多名外企高管认为,不能以短浅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官商互动,要注重先耕耘再问收获。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经商,能与高官结识为好朋友,的确是一项“加分”。但是遇到政策解读、文件申报、项目审批和跟进等具体问题上,一线官员办事却可直接影响工作进度和推进效率。
多名在中国经商多年的新加坡企业家说,认识高官固然是个“红利”,但是真正做事的前线官员在各部门间行走,对具体操办事情的步骤和解决办法比较了解,如果你既认识某个部门的高官,又尊重前线官员,交往就可持续。
其实,接待所谓的“小官”并保持官商正当沟通是一门艺术,但有的外资企业陷入“把它当做一门生意来经营”的误区,以投入产出来计算,导致外事渠道越走越窄。又或者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突然颇有企图地接近有前途的小官,搞得大家都患得患失。
新加坡商家受访时表示,“只抱大官腿,不和小官亲”会束缚自己的圈子。况且中共反腐要打破官商勾结形成的利益链,促使政策制度走向更公开透明,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大家都好”才是长久之计。
而且,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官员与相熟识企业负责人需要沟通时,为了避嫌,大官不会亲自出马,而是交代下属处理有关事宜。如此一来,与对接部门科员、处长等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就尤为重要。
此外,一些地产项目的审批,需要组织专家评审团共同研究探讨。如果外资开发商平时只接近大官,没有和业界相关的学者或者专家打交道,就无益于发展业务。
相反,如果企业一向一视同仁,对待各界人士都不因为未必有直接经济利益就疏于交往,那么到专家评审会时也许会有无形助益,开发商也不会因为临时抱佛脚,在某个特定时期与某些专家打交道,而引来外界非议。
一名外交官就说,企业只要平时花时间和基层官员交往,一段时间后,就会渐渐掌握技巧,知道如何根据他的综合能力判断他升迁轨迹和机会有多大。
更重要的是,在对方还是基层官员时就保持互通往来且火候恰当,等到官员晋升后,即使他所在的部门不直接和你生意所在的领域直接发生业务关系,“与小官共同成长”的想法会成为衡量你人品的指标之一,这种“商誉”是无形的正资产。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