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大老板到烧饼店师傅,从生意惨败到二次创业还钱……邯郸“烧饼哥”陈刚的创业路可谓起起伏伏。如今他乐观向上,诚信经营,赢得了顾客的好评。创业道路坎坷 借钱卖车还工钱 44岁的陈刚,祖籍在吉林市, ...
从公司大老板到烧饼店师傅,从生意惨败到二次创业还钱……邯郸“烧饼哥”陈刚的创业路可谓起起伏伏。如今他乐观向上,诚信经营,赢得了顾客的好评。
创业道路坎坷 借钱卖车还工钱
44岁的陈刚,祖籍在吉林市,从小在邯郸长大。初中毕业后,陈刚拿着母亲给的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并通过卖小商品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7年,小有积蓄的他开始接触建筑工程领域,为建筑商运送砂石料。因为知道在外打拼的不易,陈刚每次给工人发工资都是宁可多发,不会少发。“赚的多的时候就多发点,赚的少的时候也不能亏待他们。”陈刚告诉记者。
然而,行业不景气给陈刚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屋漏偏逢连阴雨,正当艰难维持运营时,2012年,公司给一家水泥厂做设备安装,谁知安装完了,水泥厂也倒闭了,老板不见踪影,80多万元的工钱全部落空,还钱的担子落在了陈刚的肩上。
为了发工钱,陈刚找亲戚朋友借,把车低价卖出,房子也做了抵押。“工人干的都是体力活,都是靠着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赚来的,一年到头也就指着这些钱回家过个开心年。不给他们钱,我良心不安。”80多万不是小数目,为了让工人过一个好年,陈刚东拼西凑,终于赶在过年前凑了40万还给工人。
为了还钱,陈刚东奔西跑,过度劳累和巨大压力使他血压高达230,但他从不跟家人提起。回忆起那段日子,陈刚感慨道:“那时候我一到晚上就偷偷躲起来哭,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我告诉她我卖了汽车改骑自行车是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的号召,到现在她还以为我当着大老板。”
二次创业 只为还钱
后来陈刚又陆续还了些钱,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欠工人近15万元。没有钱还,就只能去赚钱,陈刚有了二次创业的想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刚吃到了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的烧饼,觉得很好吃,后来又被中央二台介绍缙云烧饼的节目深深吸引,于是他决定开个缙云烧饼店。2014年11月底,陈刚和朋友一起到缙云县学了一个月做烧饼。
为了开店,陈刚又找朋友借了15万,“我所有的钱都拿来还工钱了,根本没钱开店,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外,最穷的时候兜里只剩下80元。还好朋友们相信我的诚信,借钱的时候都愿意借给我”。
4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陈刚的烧饼店,店内干净整洁,中央的墙上挂着“缙云烧饼”的简介,制作烧饼的厨房与餐厅用玻璃隔开,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穿着白衣带着白帽的师傅正在认真地操干,和面、擀皮、包馅儿、烘烤,手法熟练,一气呵成!其中的一位师傅,就是“烧饼哥”陈刚。
烧饼店是2月1日开张的,虽然刚开张不久,就已经有不少顾客是慕名而来。“‘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是诚信做人的基本,我做绿色健康食品,不偷工减料,让顾客吃的放心、舒心,找到家的味道。”陈刚说。
现在烧饼店每个月都去敬老院给老人们免费送烧饼。“虽然辛苦些,甚至欠着债,但是可以多做一些慈善,能尽自己所能的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一直是我的愿望。” 陈刚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