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严重不文明行为,将被拉进“黑名单”。据了解,国家旅游局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从4月6日起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而 ...
今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严重不文明行为,将被拉进“黑名单”。据了解,国家旅游局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从4月6日起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而这一办法也被旅游业内称为“游客黑名单”。4月9日,山西省旅游局已经接到通知,并将对《办法》进行全面落地。那么,哪些不文明行为会记录?被“拉黑”的游客将受到哪些不利影响?该办法对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会起到哪些作用?记者进行了走访。 六种不文明旅游行为将被记录 记者查阅了国家旅游局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游客出游的不文明行为包括: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其他情形。 据了解,我省旅游部门已接到通知,并将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凡是以上不文明行为,将可能被记录并通报。根据《办法》规定,今后游客的不文明出游行为将被记录在案,而且根据情节轻重程度,“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一年至两年。 “关于我省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实施方案,正在积极研究。在没有具体的《办法》出来前,虽然旅游部门需要对游客的不文明现象负责,但是却没有执法权,只能请公安部门等协助执法。”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前,游客在山西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有很多,随意摘花、损坏公园设施、在文物古迹上胡写乱画等,但旅游部门只能劝导教育,却很难让游客进行赔偿。 太原市玉泉山森林公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园以各种特色绿植为主,很多品种都比较名贵,为了起到保护的作用,景区用围栏将这些绿植围起来,给予它们更好的生长环境。“清明小长假期间,一些游客为了近距离跟植物拍照,跨过围栏踩着草坪跑进来,工作人员几次上前劝导也无法阻止。”他说,工作人员最终采用大面积空中喷水的办法驱赶进入围栏的游客,但收效甚微。他无奈地表示,面对游客的这些不文明行为,尽管公园配备了不少监管人员,但是基本都以劝导为主,很难进行实质性的处罚。 省旅游局行业管理处处长陈少卿早在2013年《旅游法》出台后就强调,新《旅游法》的出台,约束了导游对游客的监督作用,旅游部门也有了一个游客“黑名单”,游客既是被监督者,也是监督者,他们可以通过“随手拍”等形式,把不文明现象曝光,旅游部门或者司法部门再进行取证,最后达到监督的效果。然而至今为止,我省尚无因游客不文明行为被处罚的案件。 被“拉黑”游客或难申请银行贷款 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次逃票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就业、求学、贷款,对个人生活影响非常大,而目前,国内个人征信体系并未完全建立起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会对游客个人带来哪些影响? 记者在《办法》的附件中看到,《“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报送单》上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信息保存期限、接收人签字等内容。确认一名游客的不良信息记录需要当事人认可签字。 据介绍,“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会提示游客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当然,被记入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可以向做出记录的旅游主管部门提交异议申请,一般由当事人提出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旅游主管部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做出答复。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予以纠正。 为防止相关信息被非法使用,《办法》提出,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提供错误信息的,或篡改、损毁、非法使用“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必要时,旅游主管部门也会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同时在旅游监管网上公布,以起到警示作用。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意味着被拉进“黑名单”的游客今后在出入境、银行信贷等方面会受到影响。 “按照行业内的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对于有严重不文明行为的游客,旅行社对有过不良记录的游客,会相应加收团费;对于情节严重的游客,会考虑拒绝其参团。‘黑名单’如果向旅行社公开,有利于我们对游客进行筛选。”省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人士认为,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也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文明素质与服务质量。 行业增添了一层约束机制 对于旅行社而言,素质较高的游客更有利于旅游目的地景区管理、游览秩序的维护、景区基础设施的循环利用和维护,而且还能降低旅行社的资源采购。他们非常欢迎这样的游客。 高峰是我省的一名导游,在他看来,素质较高的游客更能带给他工作的动力和激情。“我曾经接待过一个福建来的高校教师团,虽然老师们都已年过半百,但一个个满腹经纶,他们来山西旅游,无论是看大院,还是登五台山,旅游过程中不仅研究历史、探究文化,而且对城市开发、景区规划、人才管理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一样的行程,却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高峰说,带着这样的团队,他愿意与游客进行深层次交流,更愿意为他们尽心竭力地做好后勤工作,是服务,更是学习。 金辉旅行社人士也表示,游客的素质高,会受到景区、酒店等合作伙伴的欢迎。这样一来,旅行社的议价能力更高,更有利于降低采购资源成本。 据了解,在每一个旅行团出游前,旅行社按照惯例均会举行行前说明会,特别是出境游团队。会上,领队会向游客详细说明行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旅游目的地风俗、宗教禁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在宗教场所不能拍照等。甚至连在旅游大巴内不要脱鞋,以免影响到其他游客等细节。 “然而,这些导游认为是最重要的细节,往往却无法让所有游客引起注意。”省内一名出国领队谢鹏宇告诉记者,一些山西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都是无意识表露出来的,经过提示都能得到很好的规避,一般不会出现特别恶性的不文明行为。《办法》出台更增添了一层约束机制,对于整个旅游行业来说是个好事。 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现出更多的担忧,相对于跟团游游客而言,对自由行游客的监管难度更高,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系统的公开程度要求更高。其次,社会举报渠道在哪?媒体报道、社会举报后又如何核实?一些行为涉及到公民权利,如何慎重处理?游客信息涉及个人隐私,旅游管理部门能否随意处置?一系列问题还有待省旅游部门在实施细则中予以考虑。 |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