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袁继峰:不动产登记对楼市影响有限 降息影响更大

来源:网络 2015-03-10 18:58:53

编者按:回顾2014年,国人的买房热情一夜退却,开发商使出十八般武艺主动出击,政府调控政策频频出台,涉及房地产行业的各个主体都在力所能及的做着改变,不变意味着没有出路!展望2015年,求异与创新必然成为中国的 ...

编者按:回顾2014年,国人的买房热情一夜退却,开发商使出十八般武艺主动出击,政府调控政策频频出台,涉及房地产行业的各个主体都在力所能及的做着改变,不变意味着没有出路!

展望2015年,求异与创新必然成为中国的房地产新常态。是分享还是独占?是开拓还是守成?是拯救还是摒弃?房地产行业如何做到变中取利,进退自如?所有这一切,有待于多方努力、共同进化。

地产人深信,15年来的跌宕起伏,已然走过了青春期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将在不断反思与借鉴中,糅合过去一切未被开发和未能完成的需求,再次踏上不断转型和升华之路。

2015年中国房地产年会3月19日将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以“新常态·进与变”为主题。在互联网冲击房地产营销模式的现状下,楼市利好政策频出,苏州市场房价也频频走高。对于这一些,新鸿嘉执行董事袁继峰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记者:近日政策连环出炉,不动产登记恰逢央行降息,两者利好政策都在冲击着苏州楼市,但是前一政策促使房价面临下调,后一政策又在降低成本促使房价上涨。这二者冲突的局面会对苏州的楼市带来怎样的影响?2015年苏州楼市会否回暖?

袁董:其实降息对楼市的影响要更大一些,不动产登记的主要目的是确认产权归属问题,对楼市影响并不大;其实去年楼市就不冷 无论在销量800多万套,还是销售价格1.2多上都达到了11年以来的一个高峰,去年觉得楼市不好主要是开发商的拿地价格高, 对于2015年的房地产市场能维持2014年的情况就很好了。

记者:近期网上疯传“二手房营业税满2年即可免税”的说法,有人表示这样不利于新房的买卖,对新房的市场会不利,您觉得如果政策属实,对苏州的新房市场又哪些影响?

袁董:其实新房和二手房两者是相关联的,不能对立起来。我们换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人们卖掉了二手房就可以去买新房,所以说二手房市场不会对新房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可以说新房与二手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记者:据搜房网调研,在这个3月苏州共有43家楼盘(包含吴江)推出近7200套房源入市,其中19盘领衔涨价,最高涨幅更是高达2000元。苏州房价频频走高,高端改善盘春节后也相继入市,您如何看待苏州房价在2015年的走势?

袁董:据我了解,三月份整个苏州市场房价有涨有跌,上涨的因素很多,例如板块稀缺,此外还有供不应求等其它因素。而且一些开发商之前为了完成销量,保证资金链条不断裂,进行了一些降价甚至亏本的销售,最终可能出现亏损这样的局面,但是对于一个房企来说,亏损是不能持续的,所以会提高房价走出亏损的局面。

记者:互联网的发展冲击着旧有的房地产营销模式,互联网思维的运营管理方式、产品研发模式促使行业变革,“全民营销”、“合伙人”、“社区APP”等一系列创新出现。您如何看待互联网与房地产的融合?

袁董:总的来说互联网加速了房地产供需方的配置。互联网的优势是加速了信息沟通,减少了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促进了房地产的成交。而且互联网使信息透明度加大,扩大了购房者的选择半径,加速了购房者的消费。对于新房市场来说,交易信息对称,通过中介完成的新房交易成本不高。而对于二手房市场来说,互联网能够打破信息的不对称,二手房目前交易劳动量太大,互联网的融入可以减少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的无谓劳动力、降低二手房的交易成本,不过目前交易成本还没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就会下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节水抗旱 保利云南置业在行动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9:02

滇池柏悦预计今年3月开盘 公寓均价6000元每平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0:42

金沙公馆 领跑楚雄现代院落别墅生活


新浪乐居 2011-09-30 14:33:23

2010花溪之夏 花溪区房地产交易展示会举行


新浪贵州房产 2010-09-20 16:36:03

二沙岛15栋违建别墅开拆 后台很硬业主没露面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6-12 17:19:21

北京近半楼盘二手房价滞涨


京华时报 2010-03-05 14:19:2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