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全国房价继续下跌 今年楼市将面临的五大挑战

来源:网络 2015-03-02 19:32:14

趋势:市场持续降温还是趋于理性?房地产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了,2013年是句号,2014年开始进入平稳期。如果没有政策的刺激,2015年的市场不会比2014年更好。如果有政策刺激,只不过是在透支未来需求,提前结束白银 ...

趋势:市场持续降温还是趋于理性?

房地产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了,2013年是句号,2014年开始进入平稳期。

如果没有政策的刺激,2015年的市场不会比2014年更好。如果有政策刺激,只不过是在透支未来需求,提前结束白银时代。

为什么2015年市场不会比2014年更好?

我们认为,市场已经出现两个需求减少的迹象,第一个是存量人口的购房需求在减少。由于房价上涨的预期被打破了,现在投机性的需求已经基本没有了。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没有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微调可能会有。北京、上海房价一定会上涨。

投资性需求明显减少,有的出海了,有的理财了,有的买了大房子在还贷——套牢了。从世联地产的数据来看,投资客的比例从几年前的39.5%,已经下降到现在的10.7%。中国跨境投资总量已经从6900万美元上升到去年的160亿美元,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

改善性需求也逐年在下降。世联地产的数据显示,35岁以上的购房人群一般被认为是改善性需求,这个比例从三分之二下降到三分之一。

这个背后的逻辑是人均居住面积大幅提升,二线城市基本上都在27平方米以上,多的可以达到37平方米,三、四线城市会比一、二线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更大,所以我们看到全国性的改善性需求动力已经在下降。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较高水平。

第二个是城镇化的速度在明显放缓,大多数城市常住人口净增长量在减少,四个一线城市人口净增长都在下降,北京在2000~2010年间,年均常住人口净增长60.4万人,2011~2013年均人口净增长是51.2万人,下降了9.2万人;上海从年均62.8万人,下降到年均37.7万人,广州、深圳是从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的7.5万和9万人,7.5万对1000多万人口而言,就相当于全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照此来看,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没有外来人口了。不光是一线城市,我们看到25个二线城市有18个在下降;19个三线城市有15个在下降;28个四线城市有26个在下降。需求下降,市场自然是降温的。

当然,2015年的市场也不会太差,刚需现在还呈现一个机械式的增长,毕竟结婚人口每年就有1500万对,至少一半在城镇里,按照50%购房每年就需要近400万套。离婚人口大致相当于结婚人口数量的30%多,离婚也需要住房,应该不少于100万套。常住人口中的非户籍人口大约有2.4亿人、6000万户,每年如果有3%的家庭购房,每年有近200万套购房需求,30多年才会全部解决这部分“被城镇化”人群的自有住房问题。城镇化率每年提升1%,每年进城约1360万人、340万户,每年购房3%,需要十多万套住房。而不买房的人群仍然要租房,租房也需要房。我们预计每年租房需求在数百万套,依靠现有二手市场的存量出租房远远不够。

未来至少十年,每年的购房需求不会低于800万套,这还不包括改善性需求。未来市场需求更多的、更主力的基本上是自住性需求。

政策:微刺激还是强调控?

今年的政策或许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打水漂”。

为什么?因为房地产已经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而中央政府发出了稳定住房消费的号召,不刺激房地产是稳不住房地产市场的。但是“回归以市场为主导”的既定方针不能变,所以刺激政策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微刺激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打水漂就是最好地微刺激。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一张图解读央行房贷新政


网络 2014-10-19 23:24:11

同德携手8099999 “我想有个家”活动圆满落幕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6:30

旅游地产要打特色牌转变模式 成安置业李董专访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4:03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天津二手房惊现倒挂 六大二手房区pk新房


新浪天津房产 2010-06-30 00:55:40

陈广清:楼市春天还有多远?


陈广清的博客 2008-11-19 13:20:5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