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楼市调控: 去行政化应与制度建设共进

来源:网络 2015-02-09 11:46:01

据媒体报道,四川省住建厅近日提出,2015年将对地方政府住房消费政策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全面取消限购、限价等行政干预政策。网民认为,楼市调控去行政化是趋势,未来房地产调控将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政府也应在土地 ...

据媒体报道,四川省住建厅近日提出,2015年将对地方政府住房消费政策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全面取消限购、限价等行政干预政策。网民认为,楼市调控去行政化是趋势,未来房地产调控将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政府也应在土地制度改革、金融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深层次领域同时发力,建立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从根源上调整房地产市场。

去行政化大势所趋

网民认为,以行政指令调控房价的方法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对各种“限令”的松绑,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市场回归。

网民“顾云昌”指出,限购、限贷、限价,这些带有“限”字头的行政性手段曾多次被官方使用,试图给高速上涨的房价降温。这样做虽然短期有效果,但长期来看扭曲了市场供求信号,也束缚了市场活力。

网民“红日”表示,地方取消限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从中央看,本届政府执政以来,一直没有专门强调过进行楼市调控,而是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地方看,房地产行业实际上仍是各地的支柱型产业,房地产投资也是确保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2014年楼市低迷,既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也影响经济增长,所以各地政府是有动力取消限购政策的。

楼市价格料难暴涨

对于全面取消限购、限价等行政干预手段后的楼市走势,一些网民认为,短期内有利于释放一定的需求,但难改调整大势。

网民“郭洁”指出,取消限购限价政策,无论是为开发商去掉枷锁,还是进一步刺激购房者的需求,或从市场的“去行政化”角度来看,都是利好。至于百姓关心的房价问题,市场也不会突变。现在有的开发商还在酝酿降价,毕竟开发商要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来调整产品的价格和结构。

网民“中直苑”指出,单纯放松限购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库存高企、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取消限购是应对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的一支强心剂,能够在短期内刺激需求集中爆发。但由于市场预期看弱、信贷偏紧等原因,持续性需求动力不足,难以扭转当前市场整体低迷的态势。

长效机制亟待建立

网民“费杨生”认为,需在此阶段厘清行政与市场边界,让“有形之手”归位。矫枉不能从放松行政干预又走向以行政手段救市的老路。有形之手“归位”,体现在对公正、有序市场环境的维护和净化上,应建立长效调控机制,包括房地产税立法、不动产登记和住房信息联网等基础性工作。

“决策层对房地产调控的思路已经开始转变,即从依赖行政指令向侧重市场转变。”网民“张宏伟”说,未来的房地产调控将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规范商品房供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用市场手段促其健康发展。

网民“顾云昌”指出,在减少行政干预的同时,政府也在土地制度改革、金融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等深层次领域同时发力。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例,如能按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能与城市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则可改变地方政府一家独大的状况,有效调节土地供应量,控制地价的上涨幅度,从根源上调整房地产市场。这种淡化行政、从更深层次原因着手的楼市调控,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旋律”。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同德携手8099999 “我想有个家”活动圆满落幕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26:30

贵阳全面“围剿”违法建筑


贵阳晚报 2011-03-30 17:00:19

盛世弘强总价14亿拿下新区K23等三地块


新浪房产 2010-12-29 14:43:31

天津救市新政利好初现征兆 楼市见政策性反弹


焦点天津房地产网 2008-11-18 13:35:5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