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个人征信“开闸”隐私保护咋办

来源:网络 2015-02-06 14:56:33

  这两天,你被朋友圈里晒芝麻信用的刷屏了吗?以前,我们只听说过央行的征信报告。随着民间征信牌照的开放,为每个人信用“打分”的机构会越来越多,而打分的项目不仅是信用卡和贷款的还款记录,水电气暖的缴费记 ...

  这两天,你被朋友圈里晒芝麻信用的刷屏了吗?以前,我们只听说过央行的征信报告。随着民间征信牌照的开放,为每个人信用“打分”的机构会越来越多,而打分的项目不仅是信用卡和贷款的还款记录,水电气暖的缴费记录、电话费是否拖欠、电商交易记录等都将被获取,闯个红灯就会影响你的贷款利率,这真的不是传说。  

  看到该新闻,作为普通消费者,我关心两个问题。第一,民间征信收集的信息有没有一个范围?第二,民营机构做个人征信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隐私泄露?说实话,我心里挺犯嘀咕的。  

  闯红灯、水电气暖缴费等纳入征信没问题。滴滴打车爽约、淘宝差评、物业费欠缴等,是否属于被征信范围则没有相关规定,征信公司也认识不一。可是我想说,打车爽约,可能是因对方迟迟不来;淘宝差评,有可能是恶意;物业费欠缴,说不定是业主认为物业公司服务差。有些信息注定难以被征信,可是这个边界在哪?目前并不明确。  

  综观各国经验,政府在开放征信的同时,大都制定了隐私权法或者个人信息保护法,让征信数据在规范中运行。只是,我国制定了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却一直没有出台。就如某网友所言,银行卡信息都能随意贩卖,更何况是个人征信?不能以牺牲公民隐私权为代价换取征信业的短暂繁荣。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