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统计局调研分析,2014年我市商品房施工面积首次过亿,达到1.09亿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总量规模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当年完成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
据市统计局调研分析,2014年我市商品房施工面积首次过亿,达到1.09亿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总量规模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当年完成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比全省平均高5.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5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7%,降幅比全省平均高0.7个百分点。全市商品住宅均价为9639元/平方米,比上年提高160元/平方米。
分析指出,2014年上半年苏州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不振,下半年开始,在各级政府和央行密集出台取消房地产市场的限购、限贷以及降息等多项利好政策影响下,楼市新政叠加效应逐渐显现,楼市销售逐步好转。
投资
年内始终保持15%以上增速
2014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内始终保持15%以上的增速,比上年提升2.8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完成1304亿元,增长27.7%,增速比上年提升7.9个百分点。市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27亿元,增长18.2%,比上年提升6.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30.0%,占比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市区住宅投资完成743亿元,增长25.1%,增速比上年提升15.3个百分点。
商品房施工面积首次过亿,为1.09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652万平方米,增长11.6%。市区商品房施工面积为5505万平方米,增长12.8%,住宅施工面积3831万平方米,增长11.9%。
销售
12月成交面积最高
从商品房成交情况来看,2014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5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46万平方米,下降11.5%。市区商品房销售面积8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54万平方米,下降9.5%。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成交量最高的2个月均出现在下半年,继10月创新高后,12月单月销售198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9.5%,成交量再创新高。
商品房价格保持稳定,全市销售均价9674元/平方米,比上年提高54元/平方米,增长0.6%,其中住宅均价9639元/平方米,比上年提高160元/平方米,增长1.7%。市区商品房销售均价10809元/平方米,比上年提高301元/平方米,增长2.9%,其中住宅均价10832元/平方米,比上年提高522元/平方米,增长5.1%。
需求
投资自住等刚需仍旺
分析显示,2014年住宅投资、自住等刚性需求仍然比较旺盛,90平方米以下销售332万平方米,同比降幅较低,为1.5%;改善型、高档住宅的需求缩减幅度明显,144平方米以上住房销售2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别墅、高档公寓销售1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0%。办公楼、商业用房销售降幅最大,销售面积分别为28万平方米和1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1%和39.2%。
2014年全市均价万元以下销售楼盘占到总数的67.2%,其中8000元/平方米以下楼盘占43%。
土地招拍挂市场
趋冷
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回归平稳走势,房价仍将延续2014年的相对平稳走势。
苏报讯(首席记者 徐蕴海)据市统计局消息,2015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将减速增长,上半年增速高于下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回归平稳走势。
市统计局相关调研分析指出,投资增长与土地成交市场变动紧密相关,当年土地成交市场行情基本上决定了明年开发投资的走势。根据市土地储备中心2014年苏州市区(不包括吴江区)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供地汇总资料,土地招拍挂市场趋冷。当年市区出让成交土地110宗,比上年减少23宗;成交土地面积512万平方米,下降11.4%;建筑面积983万平方米,下降13.4%;出让总价386.65亿元,下降12.4%。由此,2015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低于2014年几乎可以确定。
2014年我市商品房竣工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当年竣工面积为152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上年扩大2.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市区商品房竣工面积为8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住宅竣工面积6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5%,增幅比上年提高25.4个百分点。分析认为,2014年未竣工的商品房项目大多将延续到2015年建设,预计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惯性作用下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大体上呈现上半年增速高于下半年的市场走势。
分析指出,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回归平稳走势。2014年国家和地方对房地产限购、限贷等一些非市场化的调控政策基本上都已取消,2015年房地产销售主要由市场自发调节,楼市大起大落的起伏波动相应会降低,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呈现与上年持平或略增的平稳走势。同时,2015年我市房价仍将延续2014年的相对平稳走势。
商品房待售量压力
上升
办公楼以及商业营业用房积压明显,其库存消化周期均需要3年左右。
苏报讯(首席记者 徐蕴海)市统计局关于2014年苏州房地产的调研分析显示,全市商品房待售量压力上升,待售商品房总量相当于7.5个月的销量,其中待售住宅量约等同于4.3个月的销量,而办公楼以及商业营业用房积压明显,其库存消化周期均需要3年左右。
据市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市商品房待售面积9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8%。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为5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市区商品房去年待售面积为4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3%,市区住宅待售面积为264万平方米,增长18.2%。从待售年限来看,市区待售1到3年的商品房面积为280万平方米,增长27.6%,占待售量的56.4%,其中住宅161万平方米,增长17.2%;待售3年以上的商品房47万平方米,增长3.2%,占待售量的9.5%,其中住宅19万平方米,下降5.2%。
分析认为,相对来说,商品住宅待售正常,办公楼以及商铺积压。从待售量与年度月均销量的比值来看,目前全市商品房待售量相当于7.5个月的销量,其中住宅4.3个月,但办公楼以及商业营业用房均需要三年左右消化库存周期。
2014年,苏州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速已经放缓,全市3140万平方米的新开工面积虽然比上年增长1.4%,但增速比上年降低了48.9个百分点;住宅新开工面积2210万平方米,增长1.3%,增速比上年降低54.9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商品房当年新开工面积为1577万平方米,下降2.4%,增速同比回落42.2个百分点;住宅新开工面积1130万平方米,增长6.1%,增速同比回落32.8个百分点。
而非住宅投资增长已全面减速:2014年全市办公楼投资完成65亿元,增长14.1%,增速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43亿元,增长1.8%,增速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
二手房市场降温
去年住宅成交均价12209元/平方米
苏报讯(首席记者 徐蕴海)2014年苏州二手房交易市场明显降温。市统计局援引市住建局市区存量房市场成交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市区二手房成交套数为34339套,交易面积385.75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21.1%、20.5%。其中,住宅交易套数为31485套,交易面积为316.2万平方米,分别下降22.5%、22.7%。市区二手房成交均价为12405元/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3%;其中住宅成交均价为12209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8%。
2014年,苏州二手房市场步入调整期。根据搜房网监测数据,上半年苏州二手房挂牌价跌幅较大,七月以后房价基本稳定。在取消限购、银行降息、首套房贷款放松、公积金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2014年四季度二手房市场迎来了“暖冬”。12月,苏州二手房住宅成交量达3627套,环比上涨20.86%,同比上涨18.53%,创下当年单月最高纪录。租赁市场则一直保持平稳态势,租金均价始终保持在2250元/月·套左右。
买
总价50万到80万元最受青睐
根据搜房网二手房数据监控中心统计,2014年最受网友关注的区域是园区、姑苏区和吴中区,搜索比例分别占38.77%、20.58%、14.57%。其中园区二手房市场的“热度”遥遥领先;姑苏区作为老苏州的核心城区,优势独特;吴中区由于配套各方面成熟完善,也越来越受到青睐。
从价格来看,50万到80万元之间的二手房最受网友青睐,搜索比例达26.47%,其次为80万到100万元的二手房,搜索比例占15.70%。50万元以下的二手房搜索比例为14.82%,位列第三。根据面积区分,75—90平方米的二手房搜索比例最高,达22.00%,90—120平方米搜索比例占18.26%,位居第二。从户型来看,去年网友搜索3居室的比例达到45.40%,其次为2居室,搜索比例占32.26%。
租
近六成搜月租2000元以下
租房市场2014年保持稳定态势,上半年价格小幅度上涨,下半年租金价格有小幅回落。
当年租赁市场受关注度最高的区域也是园区,搜房网上搜索量比例占40.62%,其次为姑苏区和高新区,搜索量分别为17.42%和13.44%。
价格上,搜索量最高的是1000—2000元/月·套的二手房,占比为30.12%;租金价格在500—1000元的租房紧随其后,占比28.30%。
在2014年二手房租赁市场中,二居室的户型最受网友关注,网上搜索比例为41.83%,其次是一居室,搜索占比为34.00%。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