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李一戈:2015年的楼市不会比2008年更坏

来源:网络 2015-01-22 16:22:22

  去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名义增长10。5%(实际增幅只有9。9%),说实话,其下滑速度超过我的预期。  对这个数据,有不同的解读。我个人认为,这是地产商有意放慢拿地、新开工和在建项目建设的速度,是对下行市场的 ...

  去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名义增长10。5%(实际增幅只有9。9%),说实话,其下滑速度超过我的预期。
  对这个数据,有不同的解读。我个人认为,这是地产商有意放慢拿地、新开工和在建项目建设的速度,是对下行市场的正常反应。但也有人读出了别有意味,2014年投资大幅下滑,表明次年供应将减少,那么房价反弹可期。
  不论你对后市是乐观还是悲观,当务之急是化解库存。全国商品房6。2亿平方米的库存,说高也不高,哪怕是按去年的去化水平,半年就消化完了。但问题是,新的增量还在源源注入,而去化速度却在放慢;限购取消了,投资需求却仍在门外徘徊。
  在我看来,2015年的楼市更多是个平淡无味的市场。好也好不到哪里去,2013年的时光短时期内是看不到了;但也绝不会比2008年更坏,宏观环境也不允许楼市太糟糕。用正式文件的用词,是保持稳定。我更愿意称楼市已进入一个平台期。
  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说法,防止宏观经济增长失速。换句话说,经济下滑确实是个趋势,但不能让它硬着陆,断崖式下滑,而是要渐进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下。譬如,我国GDP增幅从2010年的10。4%下滑到去年的7。4%,三个百分点用了4年时间。
  如果经济一下子就从10。4%跌到8%,第二年就跌到7%以下,就是失速,那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对人们的心理预期形成重大打击。全面深化改革,民众需要信心。我们并不缺乏防止失速的办法,财政、金融政策都储备了不少。
  2014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幅,比2013年下降了9。3个百分点,有点失速的味道。虽然它不至于影响经济全局,但对GDP的下滑有明显带动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中央政府允许二三线城市取消限购,央行也放松房贷的原因。
  金融和行动调控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往往是直接、有效的。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幅不排除跌到个位数的可能,但绝不会再跌9个百分点,到零附近。在保护性政策的作用下,今年房地产市场基本不存在失速的危险。
  正如当经济处于下行期,过往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隐藏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房地产进入平台期、调整期以后,一些风险也会次第裸露。
  有一个现象是共同的,经济由快速转中速,就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房地产一放慢狂奔的脚步,库存就会增长。这既是行业的共有问题,也是房企的个体问题。国家已经通过放松调控来为行业解压,剩下的就要房企自己想办法。
  库存增长,去化率放慢,最难受的恐怕是那些习惯于高周转战略的房企。去年楼市调整,是指成交下降,房价滞涨甚至下跌。但主要城市的地价却没有同步下跌,有些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和楼面价甚至还创出新高。有机构分析,2015年北京将有超过20个项目单价在10万元以上。北京的富人虽多,但购房需求却不会增长那么迅速,何况北京仍然限购。总有一批高价项目在竞争中落败。三四线城市的情况就更差了。
  高楼面价要求高溢价、高周转,但当前楼市的核心问题是去化缓慢,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资金流紧张。那些实行高周转战略的房企,如果又大量以信托或理财产品为融资工具,销售受阻导致的资金风险系数就会成倍增加。人们会发现,一线城市和二线主流城市的一批地王,2015年会继续选择晒太阳。
  2008年和2011年楼市的调整,为期都没有超过1年,此轮调整如果延续到2年甚至3年,那些曾被速度掩盖的问题就会一个一个露出水面。对于行业来说,损失或淘汰部分企业,不是什么坏事。短暂的调整,会令那些冒险豪赌的房企心生侥幸,以为自己是多么聪明才屡屡过关。未经充分的出清,房地产行业就永远是粗糙、肤浅的。
  楼市的平台期,本质上是消减风险、泡沫和隐患,为房地产迈入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准备。无论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房地产都需要来一次像样的转型。只有在长周期的平台调整里牢牢站稳的地产商,才有可能赢得未来20年的基业常青。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节水抗旱 保利云南置业在行动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2-02-29 17:39:02

告别裸婚时代 昆明小户型公寓圆一个蜗居梦


新浪乐居云南站 2011-06-29 14:39:50

厉政之下 广州个别楼盘一成首付揽客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0-04-29 16:52:16

五大城市二手房成交大跌 挂牌价格下跌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4-28 17:26:38

天津救市新政利好初现征兆 楼市见政策性反弹


焦点天津房地产网 2008-11-18 13:35:5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