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消费金融搭车“新常态” 征信和风控面大考

来源:网络 2014-12-25 11:41:11

纵观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消费金融无疑是一颗亮眼的“新星”,引得众电商企业、银行、小贷公司、P2P公司和运营商纷纷入局寻觅“手可摘星辰”的制高点。近日,苏宁云商念起了“消费金融经”,广发银行也联手网易 ...

纵观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消费金融无疑是一颗亮眼的“新星”,引得众电商企业、银行、小贷公司、P2P公司和运营商纷纷入局寻觅“手可摘星辰”的制高点。近日,苏宁云商念起了“消费金融经”,广发银行也联手网易吹响进军消费金融领域的号角。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破千亿,前景广阔;经济新常态下,政策利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中国消费者金融需求旺盛,但正规金融体系服务严重不足,这一系列因素吸引各方“抢滩”消费金融。然而,要想获得长足发展,消费金融领域的“进入者”仍需加速监管落地、解决征信问题、通过技术创新提速借款审批流程。

消费金融引各方跑马圈地

2014可谓互联网金融元年,而作为其分支的消费金融更是成为一大掘金点。

在这一波淘金潮中,电商是首屈一指的主力军,依靠大数据技术和庞大用户群,以各种创新方式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京东于今年2月推出“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支付产品“京东白条”;9月,又瞄准年轻用户群打造第二款白条产品“校园白条”,向在校学生提供信用服务。阿里也在7月推出赊销服务“天猫分期购”,支持3、6、9期付款,3期内免手续费。百度开创了新型消费金融模式,其9月推出的电影消费平台“百发有戏”成为国内首款“消费+金融”双重信托模式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而搜狐则联合兴业银行在全国37个城市推出个人消费贷款产品“e购贷”,涉及房屋装修、家电家具采买、购车等方面。时值岁末,苏宁云商筹建消费金融公司获银监会批复,未来将引入南京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个人金融集团、江苏洋河酒厂、先声再康江苏药业等合作伙伴,涉足个人贷款等业务。

面对电商的强势来袭,自带金融基因的老牌银行系岂能坐视不理?今年4月,兴业银行加入战局,9月,招商银行也开始在消费金融战场上“大练兵”,目前,包括湖北银行、招商银行、徽商银行、重庆银行、西安银行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都在着手筹备。12月中旬,广发银行也“触网”迎战,联手网易进军互联网消费金融。

此外,早已涉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电信运营商也绝不会错过消费金融这杯“羹”。中电信选择以双路数出牌,布局个人、企业两端,尤其是其风生水起的“翼支付”业务以差异化服务普惠民生。中国联通则由“个人金融业务”曲径通幽,与招商银行旗下全资子公司香港永隆银行共同出资筹建“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政策红利助跑千亿市场

得益于消费金融行业潜力大、政策利好消费经济、国民信贷需求旺盛,互联网消费金融成为2014年的“新贵”,也将成为未来几年的“红角儿”。

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有望高速成长。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为60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160亿元,同比增速接近170%;2017年,互联网消费金融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未来三年增长率或达94%。艾瑞咨询集团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阮京文表示,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消费习惯的升级,未来5—10年的消费金融领域,将会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挖掘新业务的藏宝地。

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的“引擎”,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稳增长”与“调结构”相并行的新常态下,消费的作用更为凸显。同时,随着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的放开和“金十条”(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推动,在增速“换挡”的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与刺激内需增长各项政策红利将逐步落地,以“个性化”消费为特色的消费金融行业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咨询机构波士顿的报告称,由于中国信贷消费市场的初期渗透率较低、基数较小,居民消费的不断增长将对需求起到拉动作用,消费信贷理念将逐渐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未来将呈爆炸式增长。另外,根据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对住房、汽车、教育、日常消费等有信贷需求的家庭占中国全部家庭的39.35%,但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家庭仅占15.82%,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创新破发展症结

无疑,从长期看,消费金融将是一大趋势,但目前仍存在诸多症结。

征信问题是绕不过的坎儿。从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来看,我国信用消费发展尚在初步阶段,目前尚不具备完善的个人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体系,容易出现用户贷款违约现象。如何化解信用危机成为布局消费金融企业的一大考验。比如,京东金融通过深入分析消费金融的大数据,对用户的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进行风险评级,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信用体系,在业务设计、团队构成、产品功能、模型监控等多个方面均贯彻全流程风险管理的要求,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和银行风控理念,设计出防范信用风险的有效处理机制和流程。

监管成为电商和运营商等银行外行业介入消费金融领域的门槛。2013年11月银监会公布的修订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准予非金融企业作为主要出资人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然而,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监管政策却迟迟未落地,对联网企业涉足金融没有清晰的界定,这也导致京东白条、天猫分期付款、百发有戏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依旧能够运营。

除此之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申请借款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很难实现“随时支付”;而在消费金融市场,消费者对于资金需求的时间性要求往往很强,要解决这一难题,抢食消费金融蛋糕的企业就必须致力于提高借款申请的速度、为用户提供快速有效的资金解决方案。比如,P2P平台进——宜信宜人贷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出的“极速模式”借款服务,使得用户能够在10分钟内完成借款审批流程。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